●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院長 張利

張利
2017年,,我們向習近平總書記匯報冬奧場館的設計規(guī)劃??倳浾f,,“我期待你們辦好的事情不僅僅是比賽本身,更是向世界解釋中國在賽后長期應用場館的理念,。”現在,,我們已經成功的交上了這份答卷,,閱卷人是國家和廣大人民。
我今天匯報的內容是北京冬奧會的兩個跳臺設計,。首鋼大跳臺“雪飛天”是奧運歷史上第一個和工業(yè)遺產零距離結合的永久競賽場,,它的選址是北京市政府和北京冬奧組委智慧的體現,,是北京冬奧可持續(xù)理念的重要例證,獲得了國內外的高度肯定,,也獲得了國際運動員和世界體育迷的廣泛關注,。首鋼大跳臺的設計靈感來自于大跳臺運動本身,自由式滑雪運動員谷愛凌第二跳騰空高度為7.5米,,單板滑雪運動員蘇翊鳴第一跳飛行高度為8.1米,,將滑雪運動的軌跡與中國文化元素相結合,正是首鋼大跳臺的設計靈感源泉,。首鋼大跳臺的設計也結合了這項運動的英文含義——最大限度的騰躍,。這讓人聯想到敦煌的飛天,以及敦煌飛天造型里的飄帶,。
首鋼大跳臺飄帶的色彩表現,,源于北京冬奧會會徽的色彩體系設計。跳臺靈動的造型和充分表現的中國元素,,為運動增加了特殊的識別性,。國際雪聯管理賽事的羅伯特·莫雷西曾興奮地說:“這就是我們這項運動的價值,它在中國,,在首鋼,。”除此以外,,經過實驗反復確定,,跳臺方位的整體輪廓,保證了首鋼作為北京工業(yè)遺產重要的標志性記憶,,傳遞了北京當代城市更新的理念,。
首鋼大跳臺不僅是為賽時設計,也是為賽后的生活而設計,。群明湖園區(qū)是服務北京市民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間,,它的環(huán)湖空間的改造設計是向頤和園的昆明湖學習,他們擁有同樣的拓撲結構,,結合這種拓撲結構去設置市民駐留,、觀看、活動的空間,,結合這些工業(yè)廠房,,形成以工業(yè)記憶為底色、當代的人性化尺度的場所,??偨Y首鋼大跳臺的設計方案,其中一部分區(qū)域是為賽事任務所服務,更多的區(qū)域是為人民在賽后日常生活服務,,這是以中國的方式貫通賽事舉辦和賽后長期利用的一個例證,。
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的設計與首鋼大跳臺異曲同工,也是在中國新發(fā)展理念背景下,,從中國文化傳統中,,尋找奧運場館可持續(xù)利用的解決思路?!把┤缫狻蔽挥谏絽^(qū),,場館體量更大,賽后利用的挑戰(zhàn)也更大,?!把┤缫狻痹O計的出發(fā)點也是運動員競賽的S型曲線。在經過對上百種中國文化元素的仔細研究,,我們決定使用“如意”這樣一個深入中國人心的吉祥物作為建筑的表現,。“如意”的柄身就是賽道本身,,“如意”的柄手柄尾分別是戶內和戶外多功能的活動空間,,服務于賽后利用。在建成的“雪如意”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這三部分的構成,。值得特別說明的是,,“雪如意”柄身部分的邊緣恰恰形成了建筑的自防風,使北京冬奧會的跳臺滑雪避免出現像索契冬奧會和平昌冬奧會需要昂貴附加數百米防風的情況,,在自防風的基礎上只需要增加少量的防風,,就可以保證比賽穩(wěn)定完成。
我們還從運動員的視角出發(fā)研究跳臺的方位設計,,更改了國際雪聯原來定立的方向,,跳臺項目旋轉20度就能夠使長城的遺跡進入到運動員飛行的視野里。反從長城遺跡看回來,,能明顯的看到明代長城石頭墻體的遺跡,。這一設計為本次北京冬奧會前后跳臺滑雪運動員津津樂道。
針對以前的跳臺滑雪場館在會后利用不佳的問題,,我們在“雪如意”的腳下設計了架設在山谷中兩個場館的空中步道,,營造在山谷中慢行游覽的戶外生活體驗。我們還在雪如意的賽道兩側設計了2300個臺階,、分成4條通道,,一改傳統跳臺滑雪賽道只能遠觀不能近玩的局面,讓普通人也能擁有像運動員一樣沿著賽道自上而下,、自底到頂的完整體驗,。賽道體驗在底部的足球場收尾,,可以在此地休息和合影,,底部足球場的使用,,增加了“雪如意”作為日常的大型文化體育活動場館的功能。自“雪如意”建成以來,,已有若干大型活動開展,,例如春晚的音樂演出以及河北省的冰雪運動會開幕式。
“雪如意”的柄首,,是一個不對稱的環(huán)狀空間,,這個4000平米的無柱空間,外圈可以提供360度的視角,,中間可以提供數百名到上千的集會活動,,這些集會活動除了日常的普通賽事之外,還包括學術會議,、餐飲,、展覽等。
除了服務于賽時的區(qū)域之外,,雪如意的每一個構建,、每一個部位都參與服務賽后日常民生需求。在北京冬奧會上,,“雪飛天”和“雪如意”為世界記錄了難忘的精彩,,在冬奧會后,它們也將繼續(xù)為中國和世界的賽事提供參考和啟示,。
作為這兩個場館的設計團隊,,我們深深體會到,祖國的發(fā)展為我們帶來了重要的機遇,,清華的綜合學科優(yōu)勢為我們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有機會作為清華人,在冬奧的冰雪上完成中國的使命,,這是一個無比光榮,、無比自豪的事情!
(清華新聞網4月6日電)
編輯:覃霞 李華山
審核:劉蔚如 呂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