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新聞網(wǎng)11月12日電 10月20日下午,,數(shù)學系,、物理系、化學系,、生命學院,、地學系于法律圖書館B122舉行“我愿以身許國,投身復興偉業(yè)”聯(lián)合主題黨團日活動,,來自18個黨團支部的120余名師生參與,。校黨委研工部部長梁君健,數(shù)學系黨委書記董淵,,物理系黨委書記肖志剛,,地學系黨委書記耿睿,數(shù)學系黨委副書記,、研工組組長楊晶,,生命學院黨委副書記李鵬等參加活動。

梁君健致辭
梁君健闡述了科學家精神的深刻內(nèi)涵與價值追求,,勉勵同學們以國家需求為導向,,將個人成長與國家發(fā)展緊密相連,積極投身科技創(chuàng)新浪潮中,,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學生代表宣講
各院系研究生代表圍繞科學家精神開展宣講。數(shù)學系2024級博士生李威穎結(jié)合華羅庚先生對我國數(shù)學事業(yè)的貢獻,,講述了華羅庚先生追求科學真理、熱愛祖國人民的高尚情懷,。物理系2023級博士生李才勇以錢學森先生矢志報國的信念為主線,,講述了錢學森先生海外求學與回國奉獻的傳奇故事?;瘜W系2024級博士生張壬嘉以“弘揚科學家精神,,賡續(xù)創(chuàng)新奮斗的精神血脈”為題,結(jié)合化學系教師育人事跡闡述了科學家精神的六大內(nèi)涵,。生命學院2022級博士生信樹辰以“弦歌不輟,,壯懷難折”破題,,追溯了清華生物系在西南聯(lián)大時期的風雨歷程。地學系2023級博士生李璦蔚回顧和展望了瓦里關(guān)全球大氣本底站的發(fā)展歷程,,展現(xiàn)了中國在全球氣候行動中的大國擔當,。

教師代表分享
各院系教師代表進一步圍繞我國科學家感人事跡和偉大精神與同學們深入分享交流。肖志剛分享了朱光亞,、錢學森等物理學家排除萬難歸國報效祖國的故事,。李鵬介紹了生命學院校友、中國植物的“活詞典”吳征鎰,,他踏遍祖國每一寸山河,,奠定了我國植物學的學科基礎(chǔ)。物理系研工組組長,、粒子物理核物理天體物理所黨支部書記胡震以力學家郭永懷的故事闡釋科學家精神的愛國內(nèi)涵,,并結(jié)合個人經(jīng)歷展現(xiàn)“找到科研樂趣,為祖國作奉獻”的科研態(tài)度,。陳新以“兩彈一星”元勛的故事勉勵同學們,,應學習老一輩科學家“做隱姓埋名人,干驚天動地事”的奉獻精神,,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梁君健贈書
活動中,梁君健向五院系黨團班骨干贈送《科技星光·這才是我們應該追的星》和《國之脊梁——中國院士的科學人生百年》兩本書籍,,希望同學們以書為媒,,傳承科學精神,共筑集體力量,。

參觀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隨后,,參加活動的師生前往中國科學家博物館,參觀“共和國脊梁”——中國科學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蒼穹大業(yè)赤子心——梁思禮院士百年誕辰紀念展,。

活動合影
本次“我愿以身許國,投身復興偉業(yè)”集中主題黨團日活動是理科五院系師生和黨團班集體開展主題教育的一次集中學習,,也是粒子物理核物理天體物理所黨支部參加高?!半p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強國行”專項行動的系列活動之一,旨在引導同學們從科學家精神,、國家科技創(chuàng)新輝煌成就,、科研前輩感人事跡、清華人的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等多個維度開展充分學習,、交流和討論,。
供稿:研工部
編輯:陳曉艷
審核: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