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運營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蟬聯(lián)世界超算冠軍
清華大學新聞網6月20日電 北京時間6月19日17時許,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行的國際超級計算機大會(ISC 2017)發(fā)布超級計算機500強(Top 500)最新榜單,基于國產眾核處理器的“神威·太湖之光” 超級計算機以每秒12.5億億次的峰值計算能力以及每秒 9.3億億次的持續(xù)計算能力,繼2016年之后再次斬獲世界超級計算機排名榜單500強第一名。

獲獎證書。

頒獎現場。
“神威·太湖之光”計算機系統(tǒng)由國家并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制,落戶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2016年,無錫市、清華大學和江蘇省產業(yè)技術研究院簽訂協(xié)議,將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委托清華大學管理運營,依托清華大學的學科和人才優(yōu)勢,積極開展軟件開發(fā),著力推動超算應用,促進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產業(yè)培育的良性互動。為實現高端平臺與高端要素優(yōu)勢疊加、超算應用和產業(yè)協(xié)同,合作建立了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由計算機系教授楊廣文擔任中心主任,地球系統(tǒng)科學系副教授付昊桓擔任中心副主任。



清華大學科研人員在運用“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作業(yè)。
“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系統(tǒng),經過清華大學和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一年多的積極運營,已開展了眾多應用課題。應用領域涉及天氣氣候、航空航天、生物醫(yī)藥、新材料、新能源等19個方面,支持國家重大科技應用、先進制造等領域多項解算任務,一年來共計完成200多萬項作業(yè)任務,平均每天完成近7000項作業(yè)任務。

2016年獲獎證書。
2016年,“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3項全機應用首次入圍高性能計算應用領域國際最高獎——“戈登·貝爾”獎,占全球提名的一半。其中,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副教授薛巍、地球系統(tǒng)科學系副教授付昊桓和計算機系博士后甘霖參與的“千萬核可擴展大氣動力學全隱式模擬”獲得“戈登·貝爾”獎,實現了我國29年來在該獎項上零的突破,是我國高性能計算歷史上的一個新的里程碑。這說明“神威·太湖之光”能夠支持具有戰(zhàn)略需求的挑戰(zhàn)性應用。
在剛剛公布的2017年 “戈登·貝爾”獎提名應用中,基于“神威·太湖之光”的應用成果又有兩項入圍,并將在11月舉辦的世界超算大會(SC17)上再次沖擊這一高性能計算應用領域的最高殊榮。這兩項入圍應用成果分別基于太湖之光對大氣模式算法和大地震算法進行大規(guī)模、高分辨率的數值模擬,由清華大學地球系統(tǒng)科學系付昊桓副教授領銜,計算機系楊廣文教授、薛巍副教授、博士后甘霖等共同參與。一系列模擬結果顯示,基于太湖之光強大的計算能力,這兩項工作分別實現了百萬行級別的大氣模式代碼面向眾核架構的深度優(yōu)化以及超過每秒1.5億億次的非線性大地震模擬。

3km分辨率下大氣模式對云層的模擬以及對降雨分布與強度的模擬。

唐山大地震的10Hz非線性模擬。
此外,基于“神威·太湖之光”成果轉化,搭載國產眾核處理器的小型化工作站“神威小型機”(Sunway Micro)也研制成功。與“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的強大計算能力相比,”神威小型機“在處理器、內存、硬盤等架構的配置上更加靈活,可以根據用戶應用的需求定制。”神威小型機“的發(fā)布,標志著搭載國產眾核處理器的超算平臺成功實現了小型化與定制化,將為用戶提供更加完備的解決方案。隨著我國高性能計算研究的不斷發(fā)展,國產芯片將會在國民生產的更多領域發(fā)揮更加重要的計算支撐作用。
供稿:地球系統(tǒng)科學系 編輯:蕾蕾 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