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斗先生遺體送別儀式在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
清華新聞網(wǎng)6月26日電 (記者 劉蔚如)6月25日上午,中國共產(chǎn)黨的優(yōu)秀黨員,,著名水利水電工程專家和工程教育家,,我國水利水電事業(yè)的主要開拓者之一,第六,、七屆全國政協(xié)常務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原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市政協(xié)原副主席,,清華大學原副校長張光斗先生遺體送別儀式在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

圖為社會各界敬獻的花圈和挽聯(lián)簇擁著張光斗先生的遺像,。學生記者 王皓冉 攝
張光斗先生因病于2013年6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1歲,。張光斗先生逝世后,,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云山,、王岐山,、張高麗、江澤民,、胡錦濤,、馬凱、劉延東,、李建國,、李源潮、汪洋,、趙樂際,、李鵬、喬石,、朱镕基,、吳邦國、溫家寶,、宋平,、尉健行、李嵐清,、吳官正,、李長春、賀國強,、韓啟德,、萬鋼、陳元,、回良玉,、吳儀,、曾培炎、華建敏,、陳至立,、賈春旺、宋健,、錢正英,、王文元、徐匡迪,、錢運錄,、王志珍等中央領導同志發(fā)來唁電并敬獻花圈表示哀悼。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全國政協(xié)辦公廳、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發(fā)改委,、教育部、科技部,、水利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南水北調(diào)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黃河水利委員會,、淮河水利委員會,、海河水利委員會、珠江水利委員會,、松遼水利委員會,、太湖流域管理局、中國水利學會,、中國水力發(fā)電工程學會,、中國大壩協(xié)會、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中國電力建設集團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公司,、中國水電顧問集團公司,、中國國電集團公司、中國大唐集團公司,、中國華電集團公司,、中國華能集團公司、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天津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四川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河海大學、三峽大學,、西安理工大學,、鄭州大學、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南昌工程學院以及江蘇省常熟市、張家港市,、北京市水務局,、密云水庫管理處、小浪底水利樞紐管理局等300多家單位敬獻花圈或挽聯(lián),。

圖為劉延東與張光斗先生親屬握手表示慰問,。記者 智 斐 攝
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莊嚴肅穆、哀樂低回,。正廳上方懸掛著“沉痛悼念張光斗先生”的橫幅,。橫幅下方是張光斗先生的遺像,張光斗先生的遺體安臥在鮮花翠柏叢中,,身上覆蓋著鮮紅的中國共產(chǎn)黨黨旗,。

圖為陳吉寧向張光斗先生家屬表示慰問。記者 智 斐 攝

圖為胡和平向張光斗先生家屬表示慰問。記者 智 斐 攝
上午八時三十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緩步來到張光斗先生遺體前,作最后送別,,并同張光斗先生的親屬一一握手,,表示深切慰問。最高人民檢察院原檢察長賈春旺,,全國政協(xié)原副主席錢正英,,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水利部部長陳雷,、原部長汪恕誠和部領導矯勇,、董力、劉寧,、李國英,、蔡其華、周學文,,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副院長謝克昌,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靜海,,北京市委常委,、秘書長、教工委書記趙鳳桐,,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黨委書記胡和平、黨委常務副書記陳旭,、常務副校長程建平,、副校長袁駟、黨委副書記史宗愷,,老領導張孝文,、周遠清、方惠堅,、王大中,、賀美英、顧秉林,、梁尤能,、莊麗君、張思敬,、張慕葏,、黃圣倫、王鳳生、胡顯章,、張再興,、朱愛菁、孫道祥,,數(shù)百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等向張光斗先生作最后送別。張光斗先生的生前友好和各界人士千余人參加了送別儀式,。

圖為清華學生向張光斗先生遺體鞠躬表示哀悼,。記者 智 斐 攝
清華大學的大批師生趕來送別張光斗先生。從白發(fā)蒼蒼,、步履蹣跚的老人到年輕的學子,,他們都是被張光斗先生教育、指導和感動過的人,,送別的人群排起了長長的隊伍,,人們面色凝重,眼含悲戚,。
水利系王清友教授曾跟隨張光斗先生參與了密云水庫的建設,,已年逾80的他上午本該進行白內(nèi)障手術,得知張光斗先生遺體告別儀式的消息后,,他特意讓老伴兒去醫(yī)院推遲了手術時間,,專程趕來送別張光斗先生,。“張光斗先生經(jīng)常教育我們,,做事情一定要為人民負責,他對工程質(zhì)量的嚴格要求和工作中認真負責,、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深刻地影響了我。他不僅在業(yè)務上指導和幫助我,,更重要的是他的崇高精神始終鼓舞著我,。”王清友回憶道。

圖為來自社會各界的人士參加張光斗先生遺體送別儀式,。記者 智 斐 攝
水利系博士生周孟夏今年畢業(yè),,即將前往金沙江上游烏東德水電站工作。他說:“記得我們作為本科新生剛剛?cè)胄5臅r候,,有幸聆聽了張光斗先生的教誨,,感到無比的激動。張光斗先生教育我們,,要牢記是祖國和人民培養(yǎng)了我們,,我們肩負著國家建設的重任。他不僅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他的這種精神情懷以及他的言傳身教,,對我有非常大的影響和感染。”
來自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的張松和林雨昕是2012年度張光斗科技教育基金優(yōu)秀學生獎學金的獲得者,,他們在得知張光斗先生逝世的消息后感到無比悲痛,,專門請假趕到北京來送別張光斗先生。“雖然素未謀面,,但作為水利專業(yè)的學生,,我們一直十分敬仰張光斗先生,他將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祖國的水利事業(yè),。作為張光斗科技教育基金優(yōu)秀學生獎學金的獲得者,,我們是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送別先生的,。”張松和林雨昕說,。
張光斗先生1912年5月生于江蘇常熟。1934年上海交通大學畢業(yè)后赴美國留學,,先后獲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和哈佛大學碩士學位,。1937年抗戰(zhàn)爆發(fā)后毅然回國工作。1949年10月起在清華大學任教,,歷任水利工程系副主任,、主任,清華大學副校長,、校務委員會名譽副主任,。195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主席團成員兼技術科學部副主任,中國工程院主席團成員,,中國科學院,、水利電力部北京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院長,北京市政協(xié)副主席等職,。1954年加入九三學社,,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歷任九三學社第六,、七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第八、九屆中央?yún)⒆h委員會委員,,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顧問,。是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第六,、七屆全國政協(xié)常務委員,。
張光斗先生長期從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科研和教育工作,,為我國水利水電事業(yè)的發(fā)展和人才培養(yǎng)做出了卓越貢獻,。
編輯:欣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