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繪畫500年
東京富士美術館藏西方藝術大師作品齊聚清華藝術博物館
清華新聞網10月26日電 10月22日,“西方繪畫500年——東京富士美術館館藏作品展”開幕式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一層大廳舉行。展覽共精選了60幅來自東京富士美術館的西方藝術經典藏品,以時間為敘事主線,流派為發(fā)展形態(tài),分為五個單元展現了西方藝術500年的發(fā)展歷程,可謂是“一部濃縮的西方藝術史”。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xié)會秘書長李希奎、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公益財團法人東京富士美術館理事長忍田和彥、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楊冬江先后致辭。東京富士美術館館長五木田聰、株式會社黃山美術社社長陳建中、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綜合材料繪畫藝委會主任胡偉等嘉賓,中外藝術界人士、清華大學師生等近200人參加開幕式。

開幕式現場

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致辭
楊斌在致辭中說,今天大家齊聚一堂,共同見證“西方繪畫500年——東京富士美術館館藏作品展”開幕,共同開啟一部濃縮西方繪畫500年歷史的瑰麗畫卷。他表示,清華大學始終重視自身國際化水平的提升,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中,以“更國際、更人文、更創(chuàng)新”不斷推動全球戰(zhàn)略的實施。清華大學一直致力于推進與日本各界的交流與合作關系,此次展覽是清華大學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件盛事。他相信,通過展覽以及相關學術活動的開展,一定會推進中日兩國間的文化藝術交流,并為推動中日和平友好發(fā)揮積極作用。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xié)會秘書長李希奎致辭
李希奎在致辭中說,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近年來中日關系呈現明顯改善的趨勢,各領域合作取得了積極進展。這次東京富士美術館從館藏西方繪畫作品中精選了60幅經典藏品來到清華,代表了西方500年繪畫藝術史,是一次難能可貴的文化盛事,也為我們提供了日本藝術界、收藏界如何看待和理解西方藝術史的新視角,對中日藝術界、文化界進一步溝通交流架起了一座新的橋梁。

公益財團法人東京富士美術館理事長忍田和彥致辭
忍田和彥在致辭中表示,清華大學是引領學術界、教育界潮流的世界知名學府。此次西方繪畫的著名作品能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公開亮相,他本人感到由衷的欣喜。忍田和彥認為,藝術和文化的交流是促使和平與友好花朵繽紛綻放的根本之道,衷心盼望本次展覽能為肩負中國未來的年輕一代創(chuàng)造一次近距離接觸世界美術精髓的機會,也衷心希望通過本次展覽,進一步加深全球公民友好與團結的紐帶。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致辭
杜鵬飛在致辭中說,相信此次展覽能夠為廣大觀眾帶來一次西方藝術史的熏陶,讓觀眾站在一個新的視角,重新回顧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影響。

出席畫展開幕式的嘉賓合影

畫展吸引了不少藝術愛好者駐足賞析
此次展覽展出的作品都出自享譽世界、蜚聲藝壇的藝術大師之手,如文藝復興威尼斯畫派巨匠貝利尼,巴洛克藝術杰出代表魯本斯,新古典主義大師安格爾和浪漫主義代表人物德拉克洛瓦、戈雅,以及現實主義大師庫爾貝、米勒,印象主義大師馬奈、莫奈,后印象主義巨匠塞尚、梵高、高更,一直到現代主義的代表性藝術家畢加索、萊熱、米羅,以及波普藝術的沃霍爾等,由此勾勒出了一幅16至20世紀西方藝術發(fā)展的歷史輪廓,引領著觀眾去探尋那些偉大的時代、藝術家及其作品中的奧秘。

《拿破侖越過圣貝爾納山》 雅克·路易·大衛(wèi)工作室 1805

《朱庇特和忒提斯》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 約1807—1825

《漫步》 愛德華·馬奈 約1880

《抽象理念》 雷尼·馬格利特 1966年
東京富士美術館是由日本著名攝影師、和平運動倡導者池田大作先生于1983年創(chuàng)辦,至今已收藏了超過30000件藝術作品,尤其是有計劃地收藏了西方藝術史上眾多代表性的藝術作品。透過日本文化的視角所遴選的西方藝術品,既不同于盧浮宮和奧賽博物館的館藏,也有別于大都會博物館和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藏品,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日本藝術界和博物館界對西方藝術史的理解與認知。
本次展覽由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東京富士美術館共同主辦,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xié)會、株式會社黃山美術社支持,并于2018年10月23日至12月23日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一層展廳精彩呈現。
供稿:藝術博物館 編輯:華山 審核: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