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腦起搏器為帕金森患者減負10多萬元
來源:科技日報 2015-4-12 林莉君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記者從11日在京舉行的第四屆清華腦起搏器論壇——帕金森病日關愛活動上獲悉,我國自主研發(fā)的清華腦起搏器,打破國外產品壟斷,已經造福1600名帕金森患者,為每位患者節(jié)省治療費用10多萬元。
帕金森是一種影響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質量的常見疾病。腦起搏器治療帕金森病是20世紀末腦科學研究的重要成果,在醫(yī)學上被稱為“腦深部電刺激器”。它將電極植入大腦的特定部位,通過慢性電刺激達到治療效果,既不損傷腦組織也不影響今后其他新的治療方法。全世界已有超過10萬名患者植入了腦起搏器。
作為有源植入類高端醫(yī)療器械,腦起搏器具有很高的技術和工程開發(fā)難度。在科技部、北京市等支持下,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教授、神經調控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李路明組織包括電子、軟件、材料、制造、基礎醫(yī)學、臨床醫(yī)學等在內的多學科交叉團隊,將載人航天科技應用于腦起搏器研發(fā),成功研制系列化腦起搏器,打破了進口產品的壟斷。截至目前,清華腦起搏器市場占有率近40%,成為高端醫(yī)療器械國產化的成功典范。
論壇上,李路明還介紹了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國際上現有的腦起搏器尚不能和高場強核磁掃描良好地相容,研究團隊為此發(fā)明了基于碳納米材料薄膜等包裹的新電極結構。目前,這一產品正處于臨床試驗階段。這意味著,未來清華腦起搏器能夠在核磁設備下工作,患者可以放心地做核磁共振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