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伯:執(zhí)著,讓夢想開花
研通社記者 張雅旎

丁文伯,電子系直博五年級,師從宋健教授,研究方向為寬帶無線通信物理層算法研究,,成功解決了超長信道估計問題,另有一項研究成果被國際電聯(lián)接受成為國際標準,。目前已發(fā)表國際頂級SCI期刊和EI會議論文32 篇,其中第一作者或者導師第一作者的SCI期刊7篇,,EI會議9篇,,授權或公開發(fā)明專利15項,另有在投論文多篇,;獲得IEEE Transactions on Broadcasting 年度唯一最佳論文獎,、中國光學工程學會科技創(chuàng)新獎、全國博士生年會最佳論文獎,、2014及2015年博士生國家獎學金,、電子系學術新秀、清華大學十佳會長,、百年校慶先進個人等榮譽,,擔任IEEE JSAC/TCOM/TVT/TBC/CL、IEEE ICC/Globecom/GlobalSIP 等本領域國際頂級期刊和旗艦會議的審稿人,。
科研路上:堅持積累,,交叉創(chuàng)新
他是科研道路上敢于挑戰(zhàn)難題的開拓者,勇敢地沿著人跡罕至的道路前行,,他是堅持做本科生獎學金改革的帶班輔導員,,不到盡善盡美絕不放棄,他作為清華腰鼓隊的隊長,,從完全沒有舞蹈基礎到能夠帶領腰鼓隊參與大型表演,,丁文伯實現(xiàn)了自我超越的華麗轉身,。
丁文伯在做本科畢業(yè)設計時,他的本科畢業(yè)論文被評為“校級優(yōu)秀畢業(yè)論文”,。那時的他躊躇滿志,,認為做科研就應該挑戰(zhàn)世界難題。在隨后參與的工程測試中,,他遇到了超長信道下的通信性能惡化問題,,通過文獻調研和與導師交流,丁文伯發(fā)現(xiàn)這是個很有意義并且前人還未涉足的領域,,因此他決定把“超長信道估計問題”作為自己將來的博士研究課題,。
然而在讀博士初期,丁文伯屢屢受挫,,毫無進展,。由于沒有前人工作的借鑒,丁文伯一度迷茫,,再加上做社工的壓力,,他在博三時曾一度想換個研究題目以更好地“應付”畢業(yè)要求,但心里那股“若有南墻,,必要去撞”的勁兒讓他堅持了下來,。
后來他參加了很多次學術論壇和學術微沙龍,得到很多機會和不同學科的老師同學進行交流溝通,。其中的幾次交流啟發(fā)了他將圖像領域中的時頻二維思路引入到廣播領域,,結合先進的稀疏學習算法,并充分挖掘廣播信道的統(tǒng)計特性,,解決了超長信道的精確估計問題,。
丁文伯所提出的方法比現(xiàn)有最好技術譜效提高了近20%,是我國下一代廣播標準提案的核心技術之一,。同時丁文伯還提出了一種新型幀結構,,可滿足通信系統(tǒng)中的靈活傳輸需求,復雜度比現(xiàn)有方法降低一個數(shù)量級,,帶外功率抑制效果提高10分貝,,該成果已經(jīng)被國際電信聯(lián)盟ITU正式接受為國際標準。此外,,丁文伯提出的一種新型電力線和可見光融合組網(wǎng)架構,,引入單頻網(wǎng),解決了原有架構中的終端頻繁切換問題,,完成了樣機的開發(fā),,并獲得了中國光學工程學會創(chuàng)新獎。
科研道路上短暫的挫折讓他認識到:在探尋真理的道路上,,孤獨與無助是常態(tài),,一個優(yōu)秀的科研工作者一定要耐得住寂寞,、經(jīng)得起失敗,力爭做到榮辱不驚,。

2015年丁文伯(左二)在比利時獲頒IEEE最佳論文獎,。
“雙肩挑”讓生活豐富多彩
作為電子系2011級本科生的帶班輔導員,丁文伯參與策劃并實施了本科生獎學金評定改革方案,、素評改革方案和優(yōu)秀畢業(yè)生評定改革方案,,創(chuàng)新性地引入了“匿名函評”、“公開答辯”,、“廣泛宣傳”等獎學金評定環(huán)節(jié),,改善了獎學金評定的過程體驗,鼓勵同學們總結自己,、學習他人,。2014年,電子系的獎學金改革方案經(jīng)過兩年的“試水”,,已經(jīng)被全系師生廣泛認可并在全校范圍推行,。與此同時,丁文伯所帶班級也獲得了北京市和清華頒發(fā)的集體榮譽,。

丁文伯與所帶無16班同學在一起,。
提到腰鼓隊,丁文伯講起了自己與腰鼓結緣的故事,。起初,,他加入腰鼓隊是被好朋友拉進去的。由于沒有舞蹈基礎,,自11年6月參與建隊,丁文伯一直負責腰鼓隊的后勤工作,。直至兩年之后,,即將畢業(yè)的好友讓丁文伯接手隊長職務。為了給大家一個交待,,丁文伯開始努力訓練,,找了好幾位優(yōu)秀的腰鼓老師糾正自己的動作。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高強度訓練,,他的腰鼓水平取得了很大提高,,后來還帶領清華腰鼓隊參加清華校慶演出、北京市春晚,、中央黨校80周年典禮等校內(nèi)外大型表演,。今年,丁文伯參加了在南非舉行的學術會議,,在招待晚宴上,,他還即興表演了腰鼓,,并用非洲舞團的斗舞曲來配樂,獲得與會專家們的掌聲,。丁文伯笑著說:“腰鼓隊的經(jīng)歷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不要小看自己的潛力,適當?shù)臅r候逼自己一把,,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堅持做“頂天立地”的科學研究
當被問及未來的打算時,丁文伯堅定地表示他在博士畢業(yè)后會出國進行博士后階段的研究,。丁文伯表示,,他在做博士后期間會繼續(xù)挑戰(zhàn)自我,嘗試新的研究領域,,并希望以后有機會可以回清華任教,,做一名高校的科研工作者。
丁文伯說,,他希望自己的科研工作是“頂天立地”的,。所謂“立地”,是指研究工作著眼于系統(tǒng)的實際需求,;所謂“頂天”,,是指研究工作是前沿的,有學術價值和科研意義的,。就通信行業(yè)來說,,目前的關鍵是相關標準的制定。要想提高中國在通信界的戰(zhàn)略地位,,最重要的就是要在世界通信舞臺上提出具有競爭力的技術方案,,讓中國技術成為世界的標準。在讀博士期間,,丁文伯曾有幸參與這部分的工作,,也明白這些工作的艱辛,他表示以后一定會投身這些工作之中,,努力做出自己的貢獻,。
丁文伯說,“當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處境艱難的時候,,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如果不是因為自身懈怠或研究方向偏移而陷入困境,那我們很有可能正在挖掘一個科研 ‘巨礦’,,行百里者半九十,,不要浮躁,再堅持一下,,也許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供稿:研通社 編輯:常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