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Quacquarelli Symonds)發(fā)布第15版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該排名顯示,中國(內(nèi)地)獲得1230個學科排位,,位列世界第三,,僅次于美國和英國。
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各有兩個學科躋身世界前三,,分別是北大的語言學,、古典與古代史,清華的藝術史,、環(huán)境科學,。在所有香港院校中,香港大學進入全球學科排名前200名的數(shù)量最多(55個),,排名上升的學科最多(47個),。香港中文大學也有43個學科排名上升。
復旦大學進步勢頭強勁,,2025年度共有46個學科上榜,,其總上榜學科數(shù)在中國內(nèi)地高校居第一。
中國內(nèi)地60%的學科排名上升
第15版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對全球10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700多所大學在55個學科領域的表現(xiàn)進行了獨立的比較分析,。此外,還對五大學科領域(藝術與人文,、工程與技術,、生命科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進行了評估,。
中國(內(nèi)地)獲得1230個學科排位,,在所有排名中,,60%(735個)的學科排名上升,只有2%(24個)的學科排名下降,,9%的學科排名保持穩(wěn)定,,新增358個學科排位。此外,,中國(內(nèi)地)在五大學科領域排名中,,占據(jù)159個排位。其中65%(103個)排名上升,,18%(29個)排名下降,,12%(19個)排名保持穩(wěn)定,且新增8個學科排位,。
中國(內(nèi)地)高校在QS的五項指標中均有全面提升,。尤其是學術聲譽,該指標整體提升了64%,,在擁有10個或以上排名項目的國家或地區(qū)中位居世界第三,,僅次于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和韓國。中國(內(nèi)地)高校在這一指標中排名最高的是中國地質大學的地質學,,該校在這一指標中排名全球第一,,在該學科中排名第11。
在今年的排名中,,全球10所進步最大的大學中有7所來自中國(內(nèi)地),。在全球5所進步最大的大學中,中國(內(nèi)地)有32所,。清華在37個學科排名中有所上升,,只有一個學科的排名有所下降,三個學科的排名保持不變,,整體排名上升了88%,。該版排名顯示,中國在科研方面,,尤其是在H指數(shù)(H-Index)方面,,表現(xiàn)突出。中國(內(nèi)地)6所大學在14個學科的H指數(shù)中名列第一,,僅次于美國(17個),,位居世界第二。其中,,中國科學院大學在六個學科中名列第一,。
中國(內(nèi)地)高校在篇均引用指標中也表現(xiàn)突出,三所大學在這一指標上獲得滿分,包括北京理工大學的法學(排名201-250),、湖南大學的環(huán)境科學(排名251-300)和華中師范大學的化學(排名601-700),。
北大和清華各有兩個學科躋身世界前三
從學科領域來看,澎湃新聞注意到,,藝術與人文領域,,中國(內(nèi)地)大學中前三名分別為北大、清華和復旦,,三校的世界排名分別為:28,、33、79,。
工程技術領域,,中國(內(nèi)地)大學中前三名分別為清華、北大和上海交大,,三校的世界排名分別為:7,、16、27,。
生命科學與醫(yī)學領域,,中國(內(nèi)地)大學中前三名分別為北大、清華和上海交大,,三校的世界排名分別為:26,、51、71,。
自然科學領域,,中國(內(nèi)地)大學中前三名分別為清華、北大和中科大,,三校的世界排名分別為:10,、12、26,。
社會科學與管理學領域,,中國(內(nèi)地)大學中前三名分別為北大、清華和復旦,,三校的世界排名分別為:13,、18和58。
另外,,材料科學方面,,共有66所大學入選,其中三所進入世界前20,。清華材料科學中國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六。
藝術史成為中國(內(nèi)地)最成功的學科之一,有兩所大學進入前十名,。清華在這一學科上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位列全球第三,。同濟緊隨其后,,排名第八。
工程學是中國(內(nèi)地)高校的一大強項,,清華在化學工程,、土木工程、電氣工程和機械工程方面均名列前十名,,這些表現(xiàn)也使得清華在工程與技術大類中排名第七,,這是中國(內(nèi)地)高校在該學科大類中的最高排名。
北大在語言學,、古典與古代史方面躍居第二,,分別上升了21位和10位。學術聲譽和雇主聲譽的顯著上升推動了這兩個領域的進步,。
清華的環(huán)境科學排名上升10位,,位居第二,這要歸功于兩項聲譽指標的上升,。這兩所大學在這些學科中都是全球最受學術界好評的大學之一,。
北師大教育學科躋身全球前十的高校,其教育學排名世界第七,。
中大和廈大是今年新增學科排位最多的大學,,在學科排名中各增加了13個學科。
復旦46個學科上榜,,居中國內(nèi)地高校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從該版排名來看,近日學校相關改革受到社會關注的復旦進步勢頭強勁,。
該版排名中,,共有29所中國內(nèi)地高校的217個學科進入世界前50強。其中北大43個,、清華33個,,復旦緊隨其后有30個學科。從總上榜學科數(shù)來看,,復旦大學數(shù)量最多,,共有46個,北大則是45個,,浙大44個,,總上榜學科數(shù)位列前三席。
此外,復旦2025年度文社理工醫(yī)五大學科門類均居排名的前100,。其中工程與技術類學科進步顯著,,計算機科學與信息系統(tǒng)(39位)、化學工程(32位),、數(shù)據(jù)科學(49位)進入全球前50,,所有入榜工科學科均進入全球前100。
從指標得分來看,,復旦各學科學術聲譽均明顯提升,,該校近年來以"AIforScience"(AI4S)為引領的新工科布局以及跨學科深度融合的成果初步顯現(xiàn),系列重磅科研成果備受社會關注,。
編輯:李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