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美妙的數(shù)學花園
——丘成桐講述“幾何:從黎曼,、愛因斯坦到弦論”
來源:三亞晨報 2013-1-8 余菁菁 鄧金培 沈冰
幾何,、黎曼、愛因斯坦,、弦論??吹竭@些字眼,,你是否想說:專業(yè)、晦澀,,枯燥,?“不難的,數(shù)學美,。”在1月6日晚的“幾何:從黎曼,、愛因斯坦到弦論”的講座上,清華大學數(shù)學科學中心主任丘成桐談笑風生,,從德國數(shù)學家黎曼如何全局看待幾何學說起,,穿插自己研究中的趣事,總結出幾何和物理攜手將催生美妙的數(shù)學與精深的物理這一論斷,。
講座吸引了近200名中外學者和數(shù)學愛好者前來交流學習,。丘成桐的報告不僅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還促使他們今后對相關課題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西安交通大學數(shù)學系的博士余永超和另外三名同學早就聽說這一數(shù)學界的“饕餮盛宴”,,此行雖是自費,但他很享受這個過程,,“很期待與專業(yè)的名家近距離接觸,,這次來聽到了鮮活的學術討論,從專家們的身上學到了如何看待數(shù)學,。”余永超表示,,此行受益匪淺,關于專業(yè)他們還有太多需要學習,。
講座中,,丘成桐集中闡述了黎曼的“共形映射”。他采用多種圖例,,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共形幾何的廣泛用途,,并以其在醫(yī)學圖像領域上的作用為例,介紹了如何將學術映射在實際中,。關于大腦的變化與人的健康,,可透過共形模分析,檢測腦表皮異常情況,,檢測觀察是否有病變,。
“現(xiàn)在北京的數(shù)學家都喜歡跑來三亞,這就跟當年黎曼總喜歡來溫暖的意大利過冬一樣,。”丘成桐打趣地說,,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數(shù)學家來感受三亞,。同時在三亞產生黎曼一樣偉大的數(shù)學家。幽默的言辭獲得會心一笑和掌聲,。
笑聲中,,丘成桐引出了第二話題,介紹大家耳熟能詳卻似乎始終不能走近的愛因斯坦,。丘成桐笑言,愛因斯坦從狹義相對論到廣義相對論探索,,經歷了十年辛苦,。歷史上對愛因斯坦的評價都很高,“黎曼當年卻說,,愛因斯坦屬于班上最懶的學生做出了最偉大的工作,。”丘成桐時不時的幽默使得現(xiàn)場的氣氛十分輕松活躍。
“每當我以為就要找到答案的時候,,總是會出現(xiàn)非常微妙的粗無,。我最早相信上帝不會這樣愚弄我們,這個猜想肯定是正確的,,我開始朝著相反的方向努力,,直到1976年,我完全證明了這個猜想,。”演講中,,丘成桐穿插了自己做學問的歷程,說起對自己來說很重要的一段經歷——對“卡拉比猜想”的證明,,曲折又漫長的5年,。他最終找到具有超對稱的引力場結構,并將它創(chuàng)造成數(shù)學上的重要工具,。
“就弦論而言,,我們看到幾何和物理如何拉手并進,催生了美妙的數(shù)學與精深的物理,。這些數(shù)學史如此的美妙,,影響了不同的領域,更使人們相信它的物理中必有用武之地,??梢钥隙ǖ氖牵适聲^續(xù)下去,。對于能在其中耕耘,,我感到無比榮幸,此后仍將繼續(xù)探索,。”掌聲響起,,丘成桐的演講以這段話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