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冽寒風中 “90后”清華高材生守衛(wèi)南京長江大橋
來源:人民網(wǎng) 2013-02-12
2013年,,“新春走基層”再出發(fā),,通過記者的體驗,,一起感受城市服務者們習以為常又不平常的新年,,并向他們致以節(jié)日的敬意,。
樓下集合聲響,,十多名年輕哨兵迅速集結(jié)成列,,伴著班長響亮的口令昂首齊步地走出營區(qū),,朝著大橋方向漸行漸遠,。大年初二早晨,,金陵晚報記者在南京長江大橋“守橋部隊”駐地見到的這一幕,每隔兩小時就會重復上演一次,,且在南京長江大橋建成通車以來的45年里,,無論酷暑嚴寒,,從未間斷。
“哨兵換了一茬又一茬,,但忠誠守護大橋的守橋精神從未改變,。”晴朗的冬日里,南京武警守橋部隊某中隊指導員站在大橋鐵路橋的哨位邊這樣告訴金陵晚報記者,。他的一字一句,,仿佛在重申一段神圣而莊嚴的誓言。
詮釋忠誠 “90后”士兵們守護這座橋
從營區(qū)出發(fā),,徒步十多分鐘,,再登爬橋頭堡內(nèi)的236級臺階,我們來到位于南京長江大橋公路橋面的哨位前,,已經(jīng)氣喘吁吁,。而這,還只是一位哨兵每次上崗執(zhí)勤的一個單程,。他們還需保持標準的軍姿在崗哨里站足兩個小時,,然后再沿原路返回營區(qū),如此周而復始,。
三尺見方,,六尺為頂,就在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哨崗里,,來自湖北襄陽的小于度過了他在守橋部隊的第二個春節(jié),。
“除夕那天,我站晚上8點到10點的崗哨,?;氐剿奚嵴泌s上了下半場春晚。”盡管早已經(jīng)不是新兵蛋子,,但今年剛滿20歲的小于臉上還稚氣未脫,。他憨憨地告訴記者,年夜飯有餃子,,部隊就像一個大家庭,,感覺很溫暖。趁著閑暇,,除夕晚上,,小于還抽空給家里打了一通電話報平安,“電話是父親接的,,他沒說啥,,就叫我在部隊好好干!”
而在守橋部隊,,春節(jié)不歸家的士兵不止他一個,。“越是節(jié)假日,,越不能松懈。”指導員言簡意賅,,但45年確保大橋安全無事故的光榮守橋記錄,,已變成一副沉甸甸的責任壓在了所有守橋者的肩頭,“必須不惜一切代價確保大橋安全,。”指導員說,,中隊的司務長已經(jīng)連續(xù)7年沒有回家過年了。
“經(jīng)過幾代更替,,目前守橋部隊里的所有士兵都是‘90后’了,。”指導員說。
詮釋堅韌 最后的露天哨位才“退役”
盡管早有心理準備,,但來到鐵路橋面的哨位前,,我們?nèi)员粯蛎嫔系慕L吹得打了個寒戰(zhàn)。面前的崗哨離鐵軌的直線距離只有三四米,,每當有火車裹挾著大風經(jīng)過,,便似有刀子割在臉上。
“現(xiàn)在條件好了,,都改封閉哨了,,還安上了空調(diào),。還是露天哨的時候,,半夜值哨,就是裹著羊皮大衣都抵擋不住嚴寒,。”指導員介紹說,,鐵路橋面上的最后一個露天哨是上個月才封閉的。主要是因為鐵路邊空間狹小,,崗哨封閉困難,。
在大橋上執(zhí)勤,官兵所面臨的艱苦環(huán)境是常人難以想象的,。除了寒冷,,每一位大橋守衛(wèi)者都要面臨“五高”考驗。“原來是高溫高寒,、高污染高噪音?,F(xiàn)在又多了一高——高風險。”指導員說,,現(xiàn)在動車速度快,、吸力大,崗哨離鐵軌又近,,哨兵要隨時注意可能濺起的碎石,,車上拋下的雜物,、潑出的臟水等。所以崗哨封閉使用的都是特殊材料:加厚的玻璃外面還要加上一層防護網(wǎng),,才能確保哨兵安全,。
這是在鐵路橋面上,公路橋面上的情況更復雜:平均每天通行7萬多輛汽車,,PM2.5肯定嚴重超標,,此外還要常年忍受高分貝的噪音,45年來已先后有不少官兵患上聽力衰退,、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等“守橋綜合征”,。
詮釋奉獻 生命守望者橋上救下千余人
對這支部隊而言,守橋護橋是他們的責任,,但戰(zhàn)士們還主動承擔了更多的社會責任,。45年來,他們先后協(xié)助公安機關(guān)打掉黑惡勢力團伙14個,,抓獲殺人,、搶劫、縱火,、投毒等各類犯罪分子480多人,,讓南京長江大橋成為犯罪分子眼中不可逾越的“天塹”。
官兵們深知,,從大橋橋面到江面的高度大約是50米,,因此他們把救援輕生者當作自己的另一項重任。救人的經(jīng)歷多了,,官兵們也總結(jié)出了一些規(guī)律:跳江者中,,女性比男性多,晚上比白天多,,夏天比冬天多,,年輕的比年老的多,情緒激動的比不動聲色的多,。他們在執(zhí)勤之際,,就留意觀察某個時段某些人群,使救援工作更具有預見性和針對性,,成功率也越來越高,,除了偶有的幾個例外,大部分輕生者被守橋部隊的官兵們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45年來,守橋官兵們共救下1000多名跳橋輕生人員和遇險群眾。
面孔:從清華學子成長為守橋衛(wèi)士
標準的“小平頭”,、挺直的腰板,,站立時標準的“八字”軍姿……在守橋部隊,初見士兵小李,,一副普通士兵的形象,。但小李又不普通,他入伍前就讀于清華大學,,2011年底,,小李中斷自己的大三學業(yè)參軍入伍,并自愿要求加入江蘇地方部隊,。
盡管是清華高材生,,但是在部隊,小李并沒有享受到啥特殊待遇:和其他士兵同吃同住,,一樣要輪崗值班,。
為啥要來當兵?“為了鍛煉自己吧,!”小李告訴記者,,這里和大學里想象的軍營生活有點兒不一樣。剛到部隊時,,自己確實有些不適應,,最大的挑戰(zhàn)是寂寞。“值崗要求我們一動不動,,一站就是兩個小時,,沒有其他事情可做,特別是晚上的時候,,四下里黑暗空無一人,,心里多少還是有點兒害怕的,。”
小李說,,當兵這兩年,他覺得自己變化最大的還是性格,。“部隊的生活教會我做人要耐得住性子,,忍得住寂寞。現(xiàn)在值崗的時候,,有時候我會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也會憧憬一下自己的未來。”
指導員告訴記者,,小李在部隊憑借著自己的專業(yè)知識,,還給周圍的戰(zhàn)士們補習起英語,在他的幫助下,去年有兩名戰(zhàn)士考上了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