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黃河大合唱》在新清華學堂再次唱響
清華新聞網(wǎng)12月5日電12月2日,清華大學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專場音樂會在新清華學堂上演,。音樂會上半場由清華大學學生藝術團交響樂隊帶來《我的祖國》《絲綢之路》《紅旗頌》,;下半場為《黃河大合唱》,由清華大學學生藝術團交響樂隊伴奏,,學生藝術團合唱隊,、教師合唱團、校友合唱團,、老教師合唱團以及著名朗誦家瞿弦和、女高音歌唱家王秀芬,、男中音歌唱家張海慶聯(lián)袂呈現(xiàn),。指導清華大學學生藝術團交響樂隊20余年的劉鳳德?lián)萎斖淼闹笓]。舞臺上,,合唱成員196人,,樂手近70人,清華師生超強陣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獻禮,。

演出現(xiàn)場

指揮劉鳳德

著名表演藝術家瞿弦和擔任《黃河大合唱》朗誦嘉賓

男中音歌唱家張海慶演唱《黃河頌》

女高音歌唱家王秀芬演唱《黃河怨》

臺上臺下合唱返場曲《我和我的祖國》《清華大學老校歌》等經(jīng)典曲目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黃河大合唱》公演80周年。1939年4月13日,,由光未然作詞,、冼星海作曲的《黃河大合唱》在延安陜北公學禮堂首演,這場用煤油桶,、臉盆,、搪瓷缸伴奏的演出,令“臺下發(fā)出狂熱而持久的掌聲”。“一曲大合唱,,可頂十萬毛瑟槍,。”《黃河大合唱》以黃河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分為8個樂章,,歌頌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光榮歷史,,痛訴侵略者的殘暴、人民的苦難,,謳歌中國人民堅貞不屈,、頑強抗爭的英雄氣概。歌曲氣勢磅礴,、震撼人心,,是中國近代史上影響力最大的一部交響樂代表作,不僅在抗戰(zhàn)時期吹響了愛國救亡,、重建家園的號角,,80年來也久唱不衰,始終鼓舞著億萬中華兒女團結一心,、戰(zhàn)勝一切困難,。

演出結束后領導嘉賓與演職人員合影留念
值得一提的是,一代代清華師生也與《黃河大合唱》有著深遠的淵源,。早在80年代初期,,學生藝術團多次排演《黃河大合唱》,著名指揮家嚴良堃經(jīng)常到校指導,。1984年,,國慶35周年,清華學生藝術團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北京師范大學,、中山音樂堂等劇場做了4次《黃河大合唱》專場演出;201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清華師生在新清華學堂共同呈現(xiàn)交響合唱《黃河》專場音樂會。此次,,新中國成立70周年,、《黃河大合唱》公演80周年之際,《黃河大合唱》在清華園再次唱響,,高昂的歌聲,、鏗鏘有力的朗誦,帶領大家重回烽火連天,、熱血沸騰的年代,。“我們從中不只感受到優(yōu)美的旋律,,更有磅礴的氣勢,以及最真摯的愛國之情,。”一名清華學生觀眾這樣說,。

1984年,清華大學學生藝術社團《黃河大合唱》專場演出

2015年,,清華大學紀念抗戰(zhàn)勝利暨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專場音樂會—交響合唱《黃河》
《黃河大合唱》自1939年首演后傳唱80載,,是鼓舞中華民族、凝聚全世界華人,、增強民族自信心的史詩巨作,。此次,在清華園組織一場在校師生和校友與著名藝術家共同完成專場音樂會,,詮釋氣勢磅礴,、壯麗恢弘的偉大詩篇,唱響時代強音,,也將激勵著清華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奮斗,。
供稿:藝教中心
編輯:李華山
審核:周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