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新聞網4月26日電 4月22日,,“校史是每個清華人的必修課——2023校史教育宣傳日”主題活動在紫荊服務樓前廣場舉行,。作為清華大學112周年校慶系列活動之一,,校史教育宣傳日旨在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引領師生重溫學校百余年來的發(fā)展歷程,,感悟清華深厚的歷史積淀和文化內涵,,傳承光榮傳統,弘揚清華精神,。

領取校史館折頁
中午11點,,校史“主題游園”正式啟動,活動攤位前吸引了不少師生駐足體驗,。領取一本校史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宣傳折頁,,可以了解校史館的基本情況和110年校史展覽及館藏亮點。展開折頁,,國立清華大學關防,、西南聯大教室場景、1948年12月清華園解放布告,、清華師生參與密云水庫設計和建設場景,、2021年清華學子在東京奧運會獲得的首枚金牌等10多件珍貴館藏躍然紙上,提升了師生們對校史館的認知度,。

現場答題學校史
進入游園區(qū),,在50張校史答題卡中任意抽取5張,答出3題即可領取一份校史館出品的精美文創(chuàng)產品,。熟悉校史的同學自信地抽出5張卡,,答案脫口而出,全部答對,。答錯的同學也毫不氣餒,,一邊答題一邊學習,在了解校史的樂趣中越挫越勇,主動要求“再來5張”,。很多同學在挑戰(zhàn)成功一組題目后,,仍意猶未盡,留在攤位前翻看著其他題卡,,擴充自己的校史知識,。

打卡!發(fā)朋友圈集贊
在南北兩側設置的合影集贊區(qū),,師生們在此熱情打卡,。將打卡照片配文“校史是每個清華人的必修課”轉發(fā)朋友圈,集贊20個即可現場兌換一份校史館的文創(chuàng)產品,。相機“咔嚓”一聲,,定格下每一個人笑意盈盈的面龐,現場充滿了歡快的氣氛,。

學生們現場書寫校史經典
翰墨抒情,,筆走游龍。書法活動區(qū)域引來了絡繹不絕的師生揮毫潑墨,,踴躍參與,。“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行勝于言”“愛國奉獻 追求卓越”“又紅又專 全面發(fā)展”都是同學們筆下出現頻率極高的字眼,。筆下墨間顯現師生們對清華精神的敬仰之情與傳承之意,亦是對學校112周年校慶的美好祝愿,。

校史大賽決賽激烈角逐
11時20分,,2023年清華大學校史知識大賽決賽鳴鑼開賽。來自各院系的10位選手經過四輪激烈角逐,,最終分獲一,、二、三等獎,。社科學院2020級碩士生韓穎拔得頭籌,。
邀清華人,話清華史,。主題宣講環(huán)節(jié),,土木系2019級本科生、校史志愿講解員陳巧云,,醫(yī)學院2019級博士生孔文瑜,,航天航空學院2021級碩士生、學生藝術團曲藝隊成員劉恩澤,,法學院2022級碩士生,、話劇《馬蘭花開》鄧稼先第三代扮演者陳子晗分別講述了自己的故事,。校史志愿講解員、法學院2019級本科生李玥雨和生命學院2021級留學生張芷悅先后與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志愿故事,。

為校史知識大賽決賽獲獎選手頒發(fā)獲獎證書
主題宣講結束后,,清華大學原副秘書長、校史研究室原主任,、校史編委會委員田芊,,清華大學校史館副館長盧小兵,校史館副研究員王向田,,校史館高級運營主管孟然為研究生校史講解隊和紫苑學會新上崗講解員頒發(fā)了聘書,,并為校史知識大賽決賽獲獎選手頒發(fā)了獲獎證書。

田芊發(fā)言
活動最后,,田芊作總結發(fā)言,。他表示,校史是每一個清華人的必修課,。清華的校史是一座寶庫,,有許多閃光的地方,也有很多與眾不同之處,。學習清華的校史,,學習清華的精神、文化和傳統,,是對校慶最好的紀念,這也是舉辦校史教育宣傳日最重要的意義,。

合影留念
本次活動由清華大學校史館,、學生紫苑學會和研究生校史講解隊聯合主辦,現場吸引近千人次參與,。同時,,校史知識大賽決賽和主題宣講活動還通過清華校史館微信視頻號全程直播。
供稿:校史館
編輯:李華山
審核: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