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新聞網(wǎng)5月12日電(通訊員 王方)清華大學1988屆杰出校友、實驗核物理學家、昆山杜克大學首任學術事務副校長……在高海燕教授的身上,我們能看到很多閃亮的標簽。近日,受清華大學研究生會的邀請,高海燕與清華園的學弟學妹們進行了一場“云”上對話。

高海燕教授
5月10日晚,第14期TopTalk+暨首期“云上TopTalk+”如期舉行,高海燕以“我的人生足跡:物理學家和中外合作大學建設者(Amazing Journeys in Physics and in Building a Joint-Venture University)”為題與同學們進行了線上分享。“TopTalk+”是由清華大學研究生會于2015年發(fā)起的全英文國際化高層論壇,本次論壇由交叉信息院2019級碩士生朱繁誠(Lawrence Kurowski)主持,吸引了27個院系來自12個國家的150余名清華學子一同探討以學術全球化帶動中國全球化的歷史新機遇。

來自世界各地的清華學子積極參與TopTalk+
前輩寄語:不忘初心,成就源于熱愛
從上海行知中學到清華大學求學,再到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讀博深造,高海燕向同學們娓娓道來,自己是如何在不同人生階段中借助良師的力量找到興趣所在,并成功地在物理學領域深耕,“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女科學家的生活也可以很有趣。”高海燕笑著說。通過閱讀、下廚、園藝甚至越劇,高海燕發(fā)掘出自己不少的天分和愛好,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此外,作為一名曾經(jīng)的留學生以及中美合作大學——昆山杜克大學首任學術事務副校長,高海燕還結合自己在海內(nèi)外求學、任教的所見所感,與同學們分享了對中美高等教育模式的切身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博雅教育和跨學科教育之間建立連接。
當然,成長路上少不了“陣痛”。高海燕坦言,當她看到很多同時期出國的同學都從物理專業(yè)轉到電子、計算機工程或金融等行業(yè)時,她也曾多次叩問自己,是否真的要在物理這條道上“一路走到黑”。不過正是經(jīng)過這樣的深思熟慮,比較了多個行業(yè)和職業(yè)可能性之后,她才更加堅定了自己對物理專業(yè)和核物理方向的喜愛,并在之后的科研道路上再也沒有動搖過。
在高海燕看來,熱愛可抵歲月漫長,而她正是把熱愛變成了工作、浸入了生活,才會如此樂此不疲。她建議同學們在考慮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時也應該仔細思索興趣所在,并且勇敢追夢,而不是隨波逐流。這一心得引起不少同學的共鳴。正如計算機系2017級碩士生曾海天所說:“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她在核物理專業(yè)難就業(yè)的情況下思考自己是否真的喜歡這個專業(yè)、是否堅持下去的那段經(jīng)歷。高教授無疑是幸運的,她的興趣和工作合二為一,我相信這種幸運來自于熱愛和心無旁騖的鉆研。高教授的分享,帶給正身處研究生階段的我們很多啟發(fā)和指引。”
對話青年:聲音與思想的碰撞
本次論壇上,還有三位來自不同專業(yè)、有著不同經(jīng)歷的清華學子作為青年代表,與高海燕展開新鮮、前沿的“青年對話”。
在“對話青年”環(huán)節(jié)中,蘇世民書院2018級碩士生黃爾諾、公共管理學院2019級博士生施瑞祺和物理系2015級博士生王凌霄結合著各自的求學經(jīng)歷,與高海燕進行了對話交流。
“面對人生中的改變和挑戰(zhàn),如何才能充分激發(fā)個人潛力,成為一個為社會帶來貢獻的清華人?”經(jīng)歷過留學、工作,再回國到清華園里繼續(xù)攻讀的施瑞祺向高海燕提問。“要沉得住氣、培養(yǎng)堅韌的個性,扎根個人感興趣的研究領域。”這是高海燕給出的回答。她還鼓勵清華學子們不要放棄自己的興趣,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能做到持之以恒,“未來是你們的!”
王凌霄在清華大學和東京大學都有過科研經(jīng)歷,經(jīng)過與高海燕的交流,他深有感觸地說:“由于研究背景相近,高海燕老師的建議都非常觸及我的內(nèi)心。她鼓勵我們要更多地傾聽自己的內(nèi)心,熱點問題也好、重大問題也罷,找到自己所愛才是最重要的。另外,在職業(yè)發(fā)展的早期階段,必然會面臨諸多抉擇和各種可能出現(xiàn)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更要泰然處之,做好平衡。”
作為高等教育領域的學者,黃爾諾則更關注高海燕所提到的教育之道。“和高海燕老師的對話,讓我想起了清華‘永遠的校長’梅貽琦在1914年所說的,當時的大學對于實現(xiàn)‘大學之道’,特別是在‘明明德’和‘親民’方面體認尚有未盡、實踐尚有不力。整整100年后,習近平主席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明確指出:‘世界上不會有第二個哈佛、牛津……,但會有第一個北大、清華……等中國著名學府,并強調(diào)‘辦好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必須有中國特色’。我相信,回答這些問題,完成這些使命,對于實現(xiàn)“雙一流”計劃至關重要。”
除了三位青年代表之外,其他參會同學也在網(wǎng)絡聊天室中積極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感。

同學們在聊天室中熱烈討論
從科學研究到教育事業(yè),從學術全球化到中國全球化,高海燕從自身經(jīng)歷出發(fā),為同學們更好地開展學術科研、進行人生選擇提供了作為過來人的建議。正如高海燕所言,在成長道路上,選擇所愛并為之奮斗終生,終有一天,你所熱愛的東西會轉過身來擁抱你。
“TopTalk+”是由清華大學研究生會于2015年發(fā)起的國際化高層論壇,致力于邀請享譽世界的政府、商業(yè)、文化、學術等領域的領軍人物與清華學子面對面交流,聚焦重大國際議題,提升清華學子的國際視野和全球勝任力。目前“TopTalk+”已成功舉辦14期,先后邀請了美國福茂集團董事長趙錫成、美國第24任勞工部長趙小蘭、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戰(zhàn)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副總裁兼亞洲事務高級主任邁克爾·格林(Michael Green)、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莫漢·莫納辛(Mohan Munasinghe)等嘉賓,活動議題涵蓋氣候變化與能源合作、中國多邊外交政策、醫(yī)工結合研究等多個領域。
供稿:校研究生會
編輯:李華山
審核: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