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漢字不僅源遠,,而且流長,是唯一使用至今的自源古老表意文字體系,,曾是人類文化史上的“謎”,。戴著“文字的唯一價值就是記錄語言”的眼鏡看漢字,當然理解不了漢字,。當我們對自己的文化有了自信,,漢字這個謎也就逐層解開:漢字從來就不僅僅是記錄語言的,它能跨越時空傳遞信息,,是中國文化的根脈,,是中華民族凝聚的巨大力量。我們只要充分研究漢字,、全面認識漢字,,就會致敬漢字,!
成都博物館策劃了“漢字中國——方正之間的中華文明”特展,用珍貴文物和藝術(shù)品直觀表現(xiàn)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表現(xiàn)漢字風華絕世之美,,把對漢字的一些常識變成真實的感受,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讓人產(chǎn)生強烈的內(nèi)心震撼,。考古中發(fā)現(xiàn)帶有文字的文物十分難得,,《漢字中國:方正之間的中華文明》(以下簡稱“《漢字中國》”)收錄了全國20個?。ㄗ灾螀^(qū)、直轄市)45家博物館珍藏的225件關(guān)于漢字的文物,,從古意盎然的甲骨契刻,、青銅銘文,到收放自如的秦漢竹簡,、帛書,,再到整飭謹嚴的刻本印刷,以及風格多樣的書法作品,,每一件都是精品,。成都博物館能夠調(diào)動這么多文物精品,精心策劃,、精心布展,,人潮如涌,稱得上是方方面面的“大獲成功”,!
展覽有時空限制,,經(jīng)過出版社和博物館的再策劃,巴蜀書社和中華書局聯(lián)合出版了《漢字中國》,,它可以放大局部,,讓人們看得更加清晰;可以跨越時空,,讓全世界想看到這些展品,、想了解漢字發(fā)展的人都能看到。能夠遍及世界各地,,行之久遠,,這就是文字與書籍的優(yōu)勢與魅力。追溯中華文明起源,,敘述漢字發(fā)展史的各種專著很多,,舉證插圖有之,羅列各個時代拓本照片有之,,但用歷代文字實物和簡潔明了的文字說明相配合,,圖文并茂,,完整地溯源中華文明,講述漢字演變,,這還是首次,。書中有時代久遠的河南舞陽賈湖遺址出土的刻符龜甲,也有河南安陽出土的商代甲骨,;有代表皇皇周禮的陜西扶風出土的墻盤,、逨鼎,也有見證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的銅詔版,;有體現(xiàn)泱泱漢風的居延漢簡,、熹平石經(jīng),也有唐宋盛世的書法大家之作,?!稘h字中國》的圖像,、拓本清晰,,圖文編排精美,彩色套印,,極具視覺效果,,文稿說明在平易中見謹嚴??梢哉f,,這部書本身就是藝術(shù)品。
這部精美的書有很多特色值得稱道,,仔細研讀,,呈現(xiàn)如下幾個特點。第一,,真實呈現(xiàn)漢字悠久的淵源和波瀾壯闊的發(fā)展歷史,。我們的文明為何從未間斷?這與漢字密切相關(guān),。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顯性標志,,是根植于深處的文化基因?!稘h字中國》一書用上下8000年的考古和傳世文物,,講述漢字起源、發(fā)展和流變,,展現(xiàn)了漢字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發(fā)展面貌,,也展現(xiàn)了漢字與中華文明之間深刻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是一部看得見,、摸得著的漢字發(fā)展史,,從文字的角度呈現(xiàn)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璀璨光芒,。
第二,學術(shù)品位高,,定位準確,,措辭嚴謹。全書圖文分為源,、遠,、流、長四部分,,“源”部分以“星火燎原”開頭,,從舞陽“目”形刻符到石峁人射馬石雕,呈現(xiàn)多種載體上的刻畫符號與圖畫,。開篇第一物就是“刻符龜甲”,,距今約8000—7000年,與比它晚四五千年的殷墟甲骨文有驚人的相似之處,,這些表述很精當,。當今有些人為了流量,為了滿足以悠久為榮耀的感受,,就以此為依據(jù)斷言漢字有八千年歷史,;而另外一些人認定文字的本質(zhì)是記錄語言的符號,因為并不能確定這個符號是否與語言有關(guān),,便認定它不是文字,。說它是文字自然證據(jù)不足,說它不是文字理由也不充分,。我認為,,該書稱其為“刻符”很精確,一段簡潔的說明很有學術(shù)內(nèi)涵,,暗示了這種刻符與商代的甲骨文之間可能存在淵源關(guān)系,。我很贊賞這種謹嚴和有限度的推理。至于說石峁遺址人射馬石雕中的圖畫是漢字的源頭之一,,“射”字可能就是由之發(fā)展而來,,也是精當之論。
漢字的起源直接關(guān)系到中華文明的探源,。這些原始刻符,、圖畫,哪些先發(fā)展成為文字,,把滿天星斗的遠古文化凝聚為中華早期文明,,有待更多的材料去證實,也有待我們更深入地思考?!靶腔鹆窃币还?jié)篇幅不大,,卻留給我們無盡的思索。其他各篇各章,,也精彩紛呈,。
第三,充分展現(xiàn)了漢字之美,。世界上的各種文字都努力追求書寫美觀,,但只有漢字發(fā)展出一門獨特的藝術(shù)——書法。秦篆漢隸,、魏碑唐楷,,李斯蔡邕、褚遂良顏真卿,、趙孟頫董其昌,,眾體皆備,大家云集,,書中收錄的各個時代的書法作品,,彰顯了中華文化的獨特神韻,可以感受到其中蘊藏著的中國人深沉的家國情懷與愛美之心,。藝術(shù)家,、書法愛好者都可以從中獲得更多美的享受,。
第四,,面向廣大讀者,雅俗共賞,。雖然我們?nèi)杖詹浑x漢字,,但一旦上溯歷史,從繁體到小篆再到吉金甲骨古文字,,就變成了漸行漸遠漸深奧的學問,。大眾一方面對進一步了解漢字有濃厚的興趣,另一方面又無法面對象牙塔中學問的深奧與晦澀,。于是,,想了解漢字的海內(nèi)外讀者都希望能有一些易懂有趣、有真知的好書,。我們太需要面向廣大讀者的漢字文化讀物了,,《漢字中國》就是這樣一本雅俗共賞的好書。
第五,,書的設(shè)計與裝幀非常精美,。書是看的,尤其是博物館圖錄,更是讓人賞的,?!稘h字中國》的封面深藍底紅字,典雅端莊,,“漢字中國”四個大字豎排,,中間嵌著一個燙金的“目”形,正是七八千年前的那個舞陽龜甲刻符,,好像洞察一切,,又好像為我們打開了解遠古的天窗。自左向右讀是“中國漢字”,,是書中的內(nèi)容,;自右向左讀是“漢字中國”,別有深意,。書中的一些對折長幅,,讓讀者可見藝術(shù)品的全貌,大飽眼福,。作為一個研究漢字的學者,,拿到這本書,愛不釋手,,可閱讀,、可欣賞。
總之,,這是一部學者看到學術(shù)之嚴謹,,藝術(shù)家看到美,廣大讀者從中獲得很多新知的精美好書,。出版這樣一部書,,意義重大。書的扉頁上赫然寫著:“如果不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xù)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xiàn)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蔽覀兲子靡幌聛碚f漢字:“如果不從源遠流長的漢字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充分理解我們歷史的連續(xù)性,,就不可能理解我們的統(tǒng)一性,,就不可能理解中國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更不可能理解未來的中國,?!边@或許就是“漢字中國”這個書名所蘊含的意義。
我們不僅需要文字學家講好每一個漢字故事,歷史學家講清楚漢字與中華民族的關(guān)聯(lián),,更需要考古文博與出版界強強聯(lián)合,,用圖文并茂的好書,讓大眾真切感受到漢字之美,,漢字文化之博大精深,。全書收錄這些文物精品,按照時間和朝代順序排列,,生動詮釋了漢字創(chuàng)造文明,、書寫歷史、傳播文化的價值,,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與時俱進,、傳承創(chuàng)新的精神?!稘h字中國》的出版,,開了一個好頭,希望通過這本書的“走出去”,,促進以漢字為代表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世界的傳播,,推動中華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作者:李守奎,,系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教授,,中國文字學會副會長)
編輯:李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