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新聞網4月24日電(記者 溫興煜)4月24日凌晨,,隨著最后一樽漢白玉石柱落地、加固,,清華大學舊土木館和舊水利館前小廣場中央的“清華世紀鼎”景觀改造工程順利完成,。這座由1964級校友于2000年4月所捐贈,代表著清華大學1964級校友祝福母校進入新世紀,,喜迎八十九周年華誕的“清華世紀鼎”從此將屹立于新鐫刻的漢白玉底座之上,,與前方的大禮堂遙相呼應,在清華園見證百年清華走向新百年新征程。

改造完工的“清華世紀鼎”
1964級校友于2000年4月捐贈的“清華世紀鼎”,,鼎身用接近1噸重的青銅鑄造,,高2米,正面篆刻鼎名“清華世紀鼎”五個大字,,背面篆刻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內壁刻有銘文,,四周散射著11座石柱,,代表當時清華大學的11個系。
清華世紀鼎景觀改造工程于2019年底在1964級校友,、清華大學原副校長鄭燕康的牽頭下正式啟動,。由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景觀學系教師郭湧設計,,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設計師包春雷,、王丹共同參與。在召開方案意見征集會完成方案深化后,,由清華大學修繕校園管理中心施工,,于清華大學110周年校慶之際建設完工。
此次景觀改造工程以校園風貌保護,、文脈傳承和景觀提升為目標,,通過多方案比較和廣泛征求各方意見,確定建設方案:在保持既有形象基礎上更換世紀鼎基座并對周圍環(huán)境進行整治提升,。
郭湧介紹,,項目團隊對世紀鼎及周邊環(huán)境進行了激光雷達掃描、攝影測量和精密測繪,,對基座刻文進行拍照存檔并保存拓片,,以確保原有內容和風貌在改造更新中得到準確復原。材料方面優(yōu)選了高品質的漢白玉,,通過精心加工,,形成與大型青銅禮器相匹配的整體效果;同時,,改造還提升了周邊環(huán)境,,更新道路和綠地,改善古樹生長環(huán)境,,優(yōu)化地被和灌木種植,,形成清華世紀鼎周圍的景觀提升。
鄭燕康表示,,1964級校友捐贈于世紀之交的“清華世紀鼎”已經伴隨清華園經歷了20余年的時光,,原本混凝土制成的基座已經出現(xiàn)部分損壞。在清華大學110周年校慶來臨之際,將“清華世紀鼎”重新安放在新鐫刻的漢白玉基座之上,。青銅器,、漢白玉均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具有代表性的象征物之一,可屹立千年,。以此作為1964級校友向母校110周年校慶送上的一份獻禮,。
編輯:溫興煜
審核:周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