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新聞網(wǎng)6月22日電(記者 張靜)7年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卻足以把一個地方變成故鄉(xiāng),。
本科就來到清華的計算機系研究生劉夢旸,,對自己能在這個特殊的時期返回學校參加畢業(yè)典禮,感到非常開心,。
因為他想再看看園子,,和在這段青春中留下的足跡:或是在實驗室熬了一個通宵修改論文直到投稿截止的最后一刻,,成功發(fā)表了人生中的第一篇國際會議論文,而那天也是自己的生日,;或是在主樓后廳,,作為清華大學研究生特等獎學金獲得者,分享科研路上的點滴感悟,;或是在健身房,,完成“痛并快樂著”的力量訓練,向著“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目標前行,;或是在天安門前,,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群眾游行方陣中喊出“祖國萬歲,青年加油”,,激動落淚,;或是在“最強大腦”節(jié)目現(xiàn)場,突破自己,,探索無限可能,;或是在街頭、地鐵,、鳥巢前,,背著吉他,靜靜歌唱……又或是在家鄉(xiāng)湖北,,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毅然奔赴特殊的戰(zhàn)場。

劉夢旸(左)參與最強大腦錄制和新中國成立70周年群眾游行
今年一月份新冠病毒突然來襲,,一度為劉夢旸所在的湖北按下暫停鍵,。當他從家人口中得知,社區(qū)疫情防控力量嚴重不足時,,立刻報名了社區(qū)志愿者,,而且主動申請把自己派到人手最緊缺的崗位上去,那是社區(qū)服務站里唯一需要全程穿著防護服的崗位,。
在那一個月的時間里,,劉夢旸做了一些從未做過的工作,從醫(yī)療物資的采買,、配送,,到為老人搬運米面上樓;從值守小區(qū)路口,,到給群眾講解政策?!氨M管工作比較辛苦,,但想到自己做的事非常有意義,,就總感覺渾身有使不完的勁?!眲魰D說道,,“我也看到,當祖國召喚的時候,,清華人始終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全校師生齊心協(xié)力、各盡所能,,在科研攻關的前線,、在疫情防控的一線,貢獻著自己的力量,,留下了足以被時代銘記的印記,。”

劉夢旸志愿服務社區(qū)(左二)
劉夢旸清楚地記得有一次一位大叔來購買口罩,,但當時藥店口罩非常緊缺,,便向大叔解釋情況,并勸他盡量不要出門,、保護好自己,。但大叔說自己的職業(yè)是送煤氣的,如果自己不出門,,很多家庭就可能吃不上飯,。最終劉夢旸想辦法為這位大叔提供了五只口罩?!罢且驗檫@些在平凡的勞動人民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付出,,才有了我們?nèi)粘I畹幕颈U希矣X得他們真的是值得我們尊敬的人,?!彪m然已經(jīng)過去了幾個月,但每當想起這些點點滴滴,,劉夢旸心中總是很難平靜,。
他說道:“在這次疫情中,我看到很多像我一樣的90后醫(yī)護人員,,從全國各地逆行而來,;無數(shù)的中國青年在科研攻關的前線、在疫情防控的一線,,奉獻者自己的青春,、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我切實感受到,正是因為有這樣一批飽含赤子之心的醫(yī)護人員,、基層工作者和志愿者,,不畏艱險逆流而上,才為我們照亮了疫情陰霾下的天空,,而祖國也正需要我們這樣正值青春的建設者,。”
曾經(jīng)作為清華學生荊楚協(xié)會的會長,,他舉辦過很多畢業(yè)生與湖北政府,、企業(yè)牽手的活動,希望能為湖北吸引更多的人才,。而現(xiàn)在他畢業(yè)了,,依然懷著那顆初心,選擇回到湖北做一名基層公務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家鄉(xiāng)的發(fā)展貢獻力量,。
他想對學弟學妹們說:“作為清華學子,無論我們身在何處,,都應時刻牢記‘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在學習上要有端正的態(tài)度和明確的目標,,學好專業(yè)知識,,掌握更多專業(yè)技能;在科研工作中保持嚴謹求實的態(tài)度,,保持探索未知的熱情,,為祖國的科研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在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要敢于沖鋒在前,,牢記使命、追求卓越,,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
編輯:曲田
審核:周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