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新聞網7月31日電 日前,,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電力與能源學會(PES)歷史上首個由我國學者發(fā)起成立的委員會——能源互聯網協調委員會(Energy Internet Coordinating Committee,簡稱EICC)由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電力與能源學會技術理事會正式批準成立,,并于7月24日成功召開了首次會議,。
能源互聯網協調委員會是目前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電力與能源學會直屬的21個技術委員會/協調委員會之一,是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電力與能源學會成立半個多世紀以來首個由我國學者發(fā)起成立的委員會,,標志著我國在能源互聯網這一新興領域樹立了全球引領地位,,是我國電氣與能源學者牽頭組建和領導國際科技組織的一個里程碑。
能源互聯網是互聯網與能源系統(tǒng)深度融合的新一代能源生態(tài)系統(tǒng),,是能源革命的關鍵技術支點,,是當前國內外學術界和產業(yè)界關注的焦點,而我國已在該領域上逐步確立了國際引領地位,。
在此背景下,,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孫宏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周孝信作為聯合發(fā)起人,,共同向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電力與能源學會技術理事會提議成立能源互聯網協調委員會,旨在為能源互聯網這一新興技術領域搭建國際交流和合作平臺,,制訂該領域科學議程,,加強能源互聯網多學科交叉和跨行業(yè)學術交流,促進能源互聯網學術研究,、人才培養(yǎng)和成果轉化,。在經歷16個月、4次上會答辯和研討之后,,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電力與能源學會技術理事會于今年年初正式批準了該提議,,并指定由清華大學孫宏斌教授任能源互聯網協調委員會首屆主席、牽頭組建其組織架構,。
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電力與能源學會能源互聯網協調委員會于2020年6月正式成立,,由清華大學教授孫宏斌任主席,美國工程院院士,、伊利諾伊理工學院教授穆罕默德·謝罕德普(Mohammad Shahidehpour)任副主席,,國家電網公司總信息師孫正運任指導委員會(Steering Committee)主席,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華盛頓州立大學教授安詹·博斯(Anjan Bose),,美國工程院院士、伊利諾伊理工學院教授穆罕默德·謝罕德普(Mohammad Shahidehpour),,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周孝信,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程時杰,,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電網公司副總工程師陳維江,,能源領域頂級期刊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電力系統(tǒng)匯刊(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主編,、希臘雅典國立技術大學教授尼科斯·哈茲阿伊里烏(Nikos Hatziargyriou),國家電網公司國際部書記于軍,,清華大學教授孫宏斌,,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授約維卡·米蘭諾維奇(Jovica Milanovic),ABB集團高紅(Hong Gao),,澳洲能源市場運營機構迪恩·沙拉菲(Dean Sharafi)等11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權威專家任指導委員會委員,。

能源互聯網協調委員會首次會議現場
北京時間7月24日晚10點,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電力與能源學會能源互聯網協調委員會通過在線視頻會議系統(tǒng)成功召開了首次會議,。會議受到廣泛關注,,來自14個國家和地區(qū)的66位專家學者應邀參加了本次會議,其中包括: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電力與能源學會前任主席,、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候任主席候選人賽義夫?拉赫曼(Saifur Rahman),,能源互聯網協調委員會主席孫宏斌、副主席穆罕默德·謝罕德普(Mohammad Shahidehpour),、指導委員會主席孫正運,、指導委員會委員安詹·博斯(Anjan Bose)、尼科斯·哈茲阿伊里烏(Nikos Hatziargyriou),、約維卡·米蘭諾維奇(Jovica Milanovic),、高紅(Hong Gao),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電力與能源學會能源發(fā)展與電力技術委員會(ED&PG)聯絡人,、柏林技術大學教授凱·斯特倫茨(Kai Strunz),,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電力與能源學會電力系統(tǒng)規(guī)劃運行和經濟技術委員會(PSOPE)聯絡人、德州電力可靠性委員會杜鵬偉(Pengwei Du),,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電力與能源學會電力系統(tǒng)分析技術委員會(AMPS)聯絡人、德州農機大學教授謝樂(Le Xie),,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電力與能源學會輸配電技術委員會(T&D)主席,、聯絡人、臺灣中正大學副校長張文恭(Gary Chang),,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電力與能源學會電力系統(tǒng)動態(tài)技術委員會(PSDP)主席科斯塔斯·沃納斯(Costas Vournas),、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電力與能源學會電力保護與控制委員會(PSRC)主席羅斯·帕特森(Russ Patterson),,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電力與能源學會電力與能源教育委員會(PEEC)副主席阿努拉格·斯利瓦斯塔瓦(Anurag K Srivastava),以及來自清華大學,、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和海內外眾多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學者,。會議由孫宏斌主持,他介紹了能源互聯網協調委員會成立的背景,、組織架構,、工作范疇等,并對能源互聯網協調委員會近期擬開展的工作提出了建議,,包括設立能源互聯網協調委員會分委會,、工作組、舉辦學術會議和專題研討會等,。與會學者充分肯定了能源互聯網協調委員會成立的重大意義,,期待通過能源互聯網協調委員會分享和交流最新成果,并圍繞未來工作計劃展開了積極討論,。首次會議的成功召開,,將為能源互聯網協調委員會工作的開展打下良好基礎。
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電力與能源學會能源互聯網協調委員會將關注能源系統(tǒng)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帶來的各項機遇和挑戰(zhàn),,涵蓋的范疇包括:(1)能量層:基于電,、熱、冷,、氣,、交通等多種能源系統(tǒng)的協同,用互聯網思維重塑能源網絡,;基于能源路由器,、能源樞紐、多能源存儲和即插即用技術等,,構建類互聯網的能源網絡,;(2)信息層:新一代通信、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qū)塊鏈等新型的互聯網和ICT技術在能源系統(tǒng)中的應用,;(3)價值層:基于互聯網共享經濟的新能源政策,、市場機制和商業(yè)模式,如能源P2P交易等,。
供稿:電機系
編輯: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