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慶山,,清華大學自動化系長聘教授。多年來,,他用心做導師,、用心教學,曾獲得“清華大學良師益友”,、“清華大學第九屆青年教師教學大賽(工科組)一等獎”等榮譽,。作為學術導師,賈慶山指導幫助學生始終不偏離科研的正確航道,;作為人生導師,賈慶山始終給予學生思想引領,,幫助學生把好人生路上的重要關口,,做出正確的選擇。

賈慶山
用蘇格拉底式對話指導學生
“智網(wǎng)中心建立的目的就是讓同學們在中國就能體驗世界最前沿的研究,,做世界一流的研究,。”作為自動化系富有十多年豐富教學和科研經(jīng)驗的老師,,智網(wǎng)中心的賈慶山對于指導學生有著十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科研興趣可以培養(yǎng),,從事科學研究更是不斷積累的過程,??蒲芯褪菄L試-失敗-總結-再嘗試-再失敗-再總結,屢敗屢戰(zhàn),,愈挫愈勇,,直到最后成功的過程。作為一個導師,,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興趣,、教會他做科研的方法?!?/p>
而談及到指導學生科研的細節(jié)和具體方法,,賈慶山也有自己的兩套“法寶”:第一是提出蘇格拉底式的提問,“學生會想做什么,,我會不斷地提出問題,,有時候可能會把學生批駁得體無完膚?!钡墙?jīng)過這樣的問答交流之后,,學生如果能夠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論點、論據(jù)和結論,,那么我們認為這個學生能力達到要求了,。第二是參與國家的縱向或者企業(yè)的橫向項目,這是為了保證研究接地氣,。

賈慶山與同學們交流
賈慶山笑著和同學們談及對他博士生選題的三個標準:“第一個是工程師感興趣的問題,;第二個是你不太了解的問題;第三個是你特別希望解決的問題,。這三個方面只要能夠符合兩個及以上,,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課題?!?/span>賈慶山特別重視“破五唯”,,他會花很大的精力去讓同學們關注研究的質量而不是數(shù)量。他著重強調同學們不要看著“l(fā)ow-hanging fruit”,,而應該想著在科學的長河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清華,有兩個能力應該重點提高:數(shù)學能力和體育能力
賈慶山認為,,清華有兩個方面的能力可以進一步提升:第一是數(shù)學能力,,應該讓數(shù)學思維變成一種習慣,一種直覺,。學生們要能認清楚什么是容易的事,,什么是重要的事。第二是體育能力,因為在現(xiàn)代社會,,團隊協(xié)助能力尤其重要,,而體育其實是最快最好培養(yǎng)團隊合作能力的方式。賈慶山很重視學生們的體育能力,,這樣他們可以在規(guī)律性,、常態(tài)化的團隊合作與對抗中成長。
“智網(wǎng)中心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就是教師跟學生關系非常近,,很多活動,比如團日,、班級的集體活動,、郊游等等,老師們都會非常積極主動地去參加,?!?span style="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28px;">賈慶山向我們敘述起往事時,臉上充滿了回憶和驕傲,。
“當時我們系統(tǒng)工程所組成的這個班級,,幾乎拿到了北京市所有的班級榮譽獎項。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榮譽呢,?除了同學們的精心策劃之外,,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師們積極主動參與。這種身體力行的榜樣作用,,對于學生有很大的無形的感染力,。這讓他們體會到,老師們確實很關心實驗室的建設和成長,,同學們也就都會引起重視,,積極參與進來,活動就很容易辦好了,?!?span style="text-indent: 2em;">就是這樣的集體活動培養(yǎng)了實驗室同學之間、智網(wǎng)中心各個團隊之間以及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深厚的感情,,集體的力量也在一次次的活動中不斷凝聚和壯大,。
“在世界的國際背景的大舞臺下,幾乎沒有任何一件重要的事是一個人完成的,,都是需要一個團隊共同來完成的。所以我認為,,清華的學生需要在學校期間培養(yǎng)團隊協(xié)作的能力,,而培養(yǎng)團隊協(xié)作能力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開展團隊性的、對抗性的體育活動?!辟Z老師希望清華學生能夠更加規(guī)律性地做一些這樣的運動:“第一讓同學們懂得尊重規(guī)則,,第二學會怎么和隊友合作,這些綜合能力對于學生未來在社會上發(fā)揮更大的人生價值起到十分長遠的作用,?!?/p>
在和賈慶山老師交談的過程中,他始終強調著自己作為一個老師的使命,,不論是在教學還是科研指導上,,都始終貫徹著“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理念,,以學生為中心,,幫助學生不斷實現(xiàn)更高的目標,在這一過程中,,賈慶山也提升了自己的學術高度和人生厚度,。
在賈慶山的指導和帶領下,實驗室文化傳承做得尤其好,。師兄師姐給師弟師妹們都會提供很多指導,,幫助大家更快地適應這里的生活,特別是在研究生這樣一種獨特的研究氛圍中,。
作為智網(wǎng)中心的一員,,賈老師始終將自己積極地融入這個集體中,積極參加并籌劃各種活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不斷地輸出自己的價值,以身作則建設著這個優(yōu)秀的大家庭,。
導師,,是一種責任,一種傳承
在這十幾年從事老師的職業(yè)生涯中,,賈慶山在心態(tài)上也有所轉變,,尤其對“立德樹人”這一理念的認識更加深刻。“在最開始投身工作的時候,,因為和學生年齡差距也不是特別大,,所以當時的身份更像是一個大師兄,對于學生的一些任務有包辦代替的嫌疑,。因為相比于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寫代碼去實踐一個想法或者做一個實驗、證明一個定理,,自己做反而會更快,,甚至,,我告訴博士生該怎么開展課題,也屬于這種范疇,?!?/span>“但隨著和學生的年齡差距稍微大一點之后,這種意識慢慢發(fā)生變化了,,我意識到導師應當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這才是學生能夠深入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給學生更多的自由度,,同時給學生一些挑戰(zhàn)和提問。這意味著對老師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需要老師對學生更有耐心,,因為學生是需要時間消化和吸收的,只有這樣的過程才能讓他學會深入思考,,這才是教師的使命,。”賈老師語重心長地說到,,“學生在開始時可以做得很慢,,但我們依然要讓學生去實踐,導師的使命是讓學生學會自主思考問題,,而不是多發(fā)論文,。導師,是一種責任,,一種傳承,。”

賈慶山與課題組同學參與師生夜話活動
此外,,賈慶山還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幫助學生在就業(yè)時做出正確的選擇。“從清華畢業(yè)的時間越久越能夠體會到應該做什么事,。清華的學生在社會上總體上還是很搶手的,,有很多的知名企業(yè),包括一些高等院校,,愿意高薪聘請清華學生,。那么,清華的學生到底應該做什么,?首先,,這是學校總體需要考慮的一個大問題,;其次,,從學生自身來講,,我想說清華的傳承本身就已經(jīng)很清楚地告訴我們,我們需要做什么,?我們是希望‘在中國的土地上,做世界一流的研究’,?!?/span>
賈慶山認為,這是一種國家和民族的使命感,,他希望清華的研究生畢業(yè)之后,,不論在什么樣的崗位上,都要做世界級的研究,,躋身世界級的水平,。
“雖然我們培養(yǎng)的學生工作行業(yè)跨度非常大,有去高校當老師的,,有去科研機構的,,有創(chuàng)業(yè)的,也有轉行的,,他們都做得相當不錯,。那我們作為導師到底引導了什么?這是我們值得思考的,。我很慶幸,,智網(wǎng)中心的老師們平時都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和學生溝通,了解大家畢業(yè)后的規(guī)劃和想法,,希望能夠給學生的思想帶來一些指導,,并給學生的就業(yè)提供一些深層次的幫助?!?/p>
(清華新聞網(wǎng)5月17日電)
供稿:自動化系
編輯:周樞閣 陳曉艷
審核:曲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