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2019級本科新生迎來第一堂體育課
清華新聞網9月2日電(通訊員 吳楚楚) 8月31日下午,清華大學2019級本科新生迎來第一堂體育課,。包括近300名國際學生在內的約3800名大一新生齊聚清華大學綜合體育館,,與學校全體體育教師面對面,聆聽清華人的體育故事,,了解清華體育的內容和要求,,體會“無體育,不清華”的體育傳統(tǒng)與體育精神,。

第一堂體育課現場

史宗愷作總結講話
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校體委主任史宗愷以“清華的體育:教育目標與傳統(tǒng)”為主題發(fā)表講話。他表示,,清華大學的教育目標首先是要培育忠于祖國,、具有家國情懷的青年人,。要塑造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集體意識和團隊合作能力,。史宗愷指出了體育對身體及心理健康的正向作用和積極意義,,以及在個人品格、社會品質等方面所產生的遷移價值影響,,即體育活動培養(yǎng)運動者的勇氣,、堅持、自信心,、進擊性和決心,,鍛煉運動者的公平意識、犧牲精神,、自由與規(guī)則意識和合作意識等優(yōu)秀的社會品質,。
史宗愷還強調了“大一體育專項”的重要性,通過下午4點以后不排課,、體育助教有組織進行集體鍛煉,,從而使清華學生從大一開始逐漸養(yǎng)成鍛煉習慣,最終構建清華的體育文化和體育傳統(tǒng),,為祖國健康地工作五十年,。

倪維斗院士分享自己的體育經歷
在課上,我國著名能源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87歲高齡的清華大學熱能工程系教授倪維斗通過自身經歷講述了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和對清華體育的認識。倪維斗于1950年考入清華大學,,在清華大學學習期間受到馬約翰先生的引導和鼓勵,,熱愛體育、熱愛工作,,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跑步,。倪院士認為,進行體育鍛煉不僅能夠讓身體強壯,,更能夠磨練吃苦耐勞的精神,,是一種對人格的鍛煉。除此之外,,從事體育鍛煉對專業(yè)工作也很有幫助,,進行體育鍛煉能夠使自己保持頭腦清醒,更高效地投入工作,。他希望同學們充分利用清華愈發(fā)強大的體育設施和便利的運動條件,,繼承和發(fā)揚“無體育,不清華”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達到“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奮斗目標,。

劉波為新生講授第一堂體育課
體育部主任劉波作為第一堂體育課的主講教師,,用“講故事”的方式與大家分享了清華大學的體育傳統(tǒng)與清華體育的具體內容和要求。劉波首先詳細講述了蔣南翔校長與馬約翰先生對清華體育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強調了“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目標,、“育人至上、體魄與人格并重”的體育教育觀,。隨后,,劉波提出當前青少年面臨著嚴峻的體質健康問題,重視體育工作不僅關系到同學們的身心健康,,更是關系到國家未來的發(fā)展,。接著,劉波從體育課教學,、體育類社團協(xié)會,、課外體育競賽、體育代表隊,、體育場館五個方面對清華大學體育工作的開展和對學生的要求進行全面闡釋,,并希望同學們能夠樹立“三個一”的“小目標”——即學會一個運動項目、參加一個體育協(xié)會,、每學期至少參加一次體育競賽,。

新生軍訓籃球賽優(yōu)勝連隊頒獎

第一堂體育課上同學們認真聆聽
隨后,倪維斗院士,、校友總會副秘書長陳偉強,、體育部黨總支書記馬新東和校團委書記王前等為新生頒發(fā)了進入清華園后體育競賽的第一個獎項——新生軍訓籃球賽優(yōu)勝獎。與此同時,,還對獲得定向越野優(yōu)勝獎的同學進行了表彰,,他們將會獲得體育部提供的鍛煉卡一張,可以在校內場館內免費進行一定次數的游泳,、羽毛球等項目的鍛煉,。

本科新生主題班會
第一堂體育課后,各院系新生班級在輔導員和體育助教的組織下于當日晚上召開主題班會,,班會上同學們圍繞如何實現“三個一”的目標,、如何利用時間有效進行鍛煉、如何發(fā)揮集體監(jiān)督的作用等問題進行了充分討論,。體育部34位教師參與主題班會,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和說明,。
我國著名體育家馬約翰先生在清華任教期間,,曾開設“第一堂體育課”,在新生入學教育時專門為所有新生解讀清華體育傳統(tǒng)和體育精神,,并親身示范,,講解清華體育的要求,。自2014年起,清華大學恢復新生第一堂體育課,。
供稿:體育部
攝影:魏春友 關曉華
編輯:李華山
審核:周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