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日,,清華大學第七屆“清韻燭光·我最喜愛的教師”評選活動結果揭曉,。10位教師獲得“清韻燭光·我最喜愛的教師”稱號,清華新聞網(wǎng)將陸續(xù)發(fā)布他們的感人事跡,。
丁青青:心中永遠裝著學生

丁青青,,漢族,中共黨員,。1964年5月生,,籍貫河北。自1982年考入清華大學電機系一直學習工作至今?,F(xiàn)為清華大學電機系系黨委學生工作組組長,,河南招生組副組長。
主講課程:電路原理(國家精品課程),。曾獲“清華大學優(yōu)秀教師之友”等榮譽,。長期從事電力系統(tǒng)非線性控制、中低壓配電網(wǎng)雷電防護,、電器與系統(tǒng)測控及其非線性過程的研究,,在有關非仿射非線性控制方面取得了多項創(chuàng)新性研究成果。
2018年12月,,被評為清華大學第七屆“清韻燭光·我最喜愛的教師”,。
她是關心熱愛學生的學生工作組組長,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她就是被同學們親切地稱為“丁媽媽”的電機系丁青青,。
求學之路:難以忘懷的是體育代表隊的時光
丁青青是電機系乒乓球元老級人物,連續(xù)多年以主力身份參加馬約翰杯乒乓球賽,,助力電機系乒乓球隊斬獲七連冠,。
問起剛到清華時印象最深的事,她至今清楚地記得剛報到就接到了加入校體育代表隊通知的那份吃驚:“我們那個時候的學生檔案都是紙質(zhì)的,,我不知道學校的老師是怎么從2000多份紙質(zhì)檔案中發(fā)現(xiàn)我的乒乓球特長,,并且把我給撈出來的,!”進入體育代表隊之后,,她完全沒想到像清華這樣一所以教學、科研,、學術聞名的大學,,竟然在體育運動的教學、訓練、理念和傳統(tǒng)等方面也達到了如此高的水準,。入學一個多月后,,她接到通知搬到體育代表隊集中住宿,成為代表隊各位親切學姐眼中的“小字輩”,。
那時的體育代表隊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優(yōu)秀代表,,產(chǎn)生了許多大家耳熟能詳?shù)男@體育明星。他們在學業(yè)上刻苦努力,,在運動場上奮力拼搏,。他們中間的很多同學真正做到了德智體美齊頭并進、全面發(fā)展,。在這段日子里,,丁青青收獲了滿滿的溫暖、成長和友誼,,也深切地認識到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習慣讓人受益終生,。
予人其愛,必有所源,。之后的她也將自己從體育中學到的點點滴滴,,全部教給了自己熱愛的學生們。系體育代表隊的同學們時常會聽到她這樣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經(jīng)驗:“體育鍛煉是讓人受益一生的事情,,大家一定要從忙碌的學業(yè)中抽出時間進行體育鍛煉,,清華有爭取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倡議,要實現(xiàn)這樣的目標,,好的身體非常重要,!”言語中滿是殷殷期望。在丁青青眼中,,一定也又一次看到了當年那個青蔥年代的自己,,未來的生活或許會有遺憾和坎坷,但是擁有強健的身體和堅強的意志對每一位同學都是至關重要,。
教書育人:把學生放在第一位
丁青青是電機系一線教學老師,,倡導快樂學習,在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把同學們從被動接受的學習狀態(tài),,引導到主動探索的研究狀態(tài),并且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這是她一直努力的方向,。她主講的《電路原理》課程廣受學生好評。如果你有機會進入她的課堂,,一定會被她與學生貫穿課堂的互動和交流所感染,。在課后她與同學們的交流互動也在持續(xù)……
“在教學過程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愛學生。”把學生遇到的困難當作自己的困難,,把學生面臨的問題當成自己的問題,,積極與同學一起面對困難和問題,想方設法地幫助同學克服困難,,解決問題,。正因為如此,丁青青的生活中總是充滿了同學們的歡聲笑語,。她和同學們雖然不是家人,,但在學生們的眼中,卻就像媽媽一般,。
“教學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寓教于教,。第一個‘教’是教育,第二個‘教’是教學,。教育是教導,,是培育,是潤物無聲,,也是‘教’和‘育’的有機結合,。”她深知,每位同學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喜怒哀樂,,都需要面對不同的困難和問題。參與學生工作多年的她篤信:不僅教人,,更要育人,。這種信念使她一生努力成為每一位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同行者,培養(yǎng)他們成為頂天立地的,、大寫的人,。
為師30年:心中始終放不下的是學生
到2019年,丁青青參加招生志愿工作將滿30年,。因為愛學生,,她一直堅持在學生工作的最前沿,把每一位招進清華的學生都當作自己孩子一樣,。當看到學生遇到困難束手無策的時候,,她總希望能夠幫到他們。“也許,,這個習慣已經(jīng)深深烙進我的腦子里了吧,,每當看到高中生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和困惑的時候,我就和他們一起分析各自的特點與愛好,,幫助指導他們做出更適合他們自己的人生選擇,,他們有困難也能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他們,所以交流起來也能夠像朋友一樣親切自然,,能夠受到他們的信任,。”她這樣告訴我們。

在迎新現(xiàn)場丁青青在酷暑中為學生搖扇
“做學生工作,,才能夠更多地,、更直接地了解學生;走入學生的內(nèi)心,,才能夠切實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才能夠更好地對他們進行價值塑造、能力培養(yǎng),,使他們在知識的獲取方面能夠更加主動,、高效。”從最細微之處,,丁青青對處在各種狀態(tài)的學生內(nèi)心都有深刻的體會和理解,,所以對于不同學生的各種情況,她也能更加恰到好處地開展工作,。“有一次,,一個學生考試前壓力很大、心里沒底,,來我辦公室談心,。后來他告訴我說,走出辦公室后,,一路上是笑著回去的,。最后他取得了優(yōu)秀的成績。”談起學生的故事,,丁青青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丁青青認為,在與不同學生的相處,、交流,、溝通過程中,自己也在向?qū)W生學習,,并且注重深入了解不同學生的心理感受,,增加認知樣本。她相信:“在這個過程中所獲得的信息,,對于提高我的認知水平,,加深對學生內(nèi)心活動的感知和理解,從而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大有助益,。”
一次又一次的溫暖關懷,,無時不刻的親切問候,,丁青青用自己的愛和魅力拉近了她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工作得到了老師,、輔導員和同學們的理解和支持,,也和同學們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同學們親切地稱她為“丁媽媽”,,這使她的內(nèi)心總是充滿了甜蜜和感動,。
每一次班會,每一次年級會,,只要時間能夠安排出來,,丁青青總會出現(xiàn)在同學們中間,“同學們”,,接下來你總能聽到一個生動有趣又能引起思考的勵志故事,,或激昂慷慨、催人奮進,,或鞭辟入里,、發(fā)人深省。新生們會被她的故事志感染,,而學長學姐們則會感嘆:“丁老師的心中居然裝了那么多故事”,。她的故事常常伴隨著一屆學生從大一到大四,有時候戛然而止,,有時候還有后續(xù),,但不變的,是她心里永遠放著她所摯愛的這群孩子們……
(清華新聞網(wǎng)12月27日電)
供稿:校學生會 編輯:華山 審核: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