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一顆顆火種
——記第十六屆清華大學“良師益友”張輝
通訊員 寇璐瑤

張輝,,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副院長,、教授。清華大學-波音公司聯(lián)合研究中心副主任,,清華大學-美國聯(lián)合技術公司安全方向負責人,。牽頭制定中國在安全領域通過的第一個國際標準ISO22325,。2017年牽頭建立清華大學-伍斯特理工學院“全球公共安全聯(lián)合研究中心”,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再添安全的理念和愿景,。
嚴謹治學 永推維新
工物系館有一間屋子的門總是敞開著,透出的陽光傾瀉在走廊的地面上,,從屋里時而傳出爽朗的笑聲,。對于張輝老師課題組的學生來說,這是最溫暖的存在,。
“我真的很好奇張輝每天早晨幾點來到辦公室,。”課題組學生說,,“我一般八點來到實驗室,,但老師每次都在?!睘榱苏页龃鸢?,學生提前到七點半,卻意外發(fā)現(xiàn)老師已經(jīng)在忙碌了,,原來張輝每天七點就會到實驗室,。張輝一直堅持“馬不揚鞭自奮蹄”的理念,將學生當作成熟獨立的個體,,給與廣闊的探索空間,,而自己則是以身作則、兢兢業(yè)業(yè),。

張輝為學生答疑解惑
不僅如此,,張輝還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張輝會給讀研的學生們安排實習與出差調(diào)研,參與科研項目,、承辦學術會議等,。更讓學生欽佩的是,他在學問上一絲不茍,,認真指導學生撰寫論文,,開題、答辯要演練數(shù)次,。他對學生的要求是,,不能在嚴謹?shù)目茖W上出現(xiàn)半點紕漏,來不得半點虛偽和驕傲,。在科研中,,每當學生遇到問題時,張輝總會“招呼”到辦公室,在辦公室的黑板上講解,。在討論的過程中,,張輝總是帶著笑容,即使是討論學術這樣嚴肅的事情,,也沒有絲毫的枯燥之感,。
集體組會和團體研討
張輝時常叮囑學生,要多讀多看,,但做學問思維也要活,,要追求創(chuàng)新。張輝常和學生們一起讀一本“好書”,,在組會上安排學生分別展示書的一部分,,以期整個課題組都能理解精華內(nèi)容,而張輝自己卻是把書來來回回翻好幾遍,,引導學生交流探討,。
學識淵博 因材施教
張輝主講的“災害流體動力學”和“災害模擬與仿真”課程,不僅本專業(yè)學生都會去聽,,也常有不同院系的學生參與,。課程中的國內(nèi)外時事熱點和經(jīng)典生動的例子中都蘊含著科學知識,每每聽到張輝在安全方面進行國內(nèi)外對比分析,,并由此對國內(nèi)發(fā)展趨勢進行預測是,,學生們常會由衷感慨“原來真實情況是這樣的啊”。對于同學們的疑問,,張輝都會從最基礎的部分開始講起,,不僅有公式的推導,還有形象的簡筆畫,、詼諧貼切的生活現(xiàn)象比喻等輔助,,一遍不懂就再說一遍,絲毫不會不耐煩,。

張輝正在授課
張輝經(jīng)常會把有價值的信息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張輝會將學術動態(tài)分享朋友圈,也會和學生在評論區(qū)討論,。假期空閑時,,課題組師兄們想了解老師都關注哪些研究領域,于是統(tǒng)計了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25日張輝的朋友圈,,共計283條,,平均1.6條/天,其中涉及前沿科技動態(tài)141條,、公共安全事件46條,、時事政治和熱點問題等96條,。
不僅如此,張輝還時常邀請國外知名學者到清華做講座,,借此讓學生接觸不同領域?qū)W者的最新科研成果,,了解其研究思路與研究方向,觸類旁通地啟發(fā)學生的思路,,對提高學生科研水平有很大幫助,。張輝常說,不能只低頭做自己的事情或只聽一家之言,,交流才能碰撞出火花、促進更大的進步,。
張輝培養(yǎng)每個學生都會根據(jù)學生的情況,,有自己的考量,充分尊重學生個人意愿,。在今年6月的良師益友分享會上,,張輝對來自不同院系的學生說,要有自己最擅長的地方,,比如說實驗方面或是模擬仿真等等,,而且要一專多長,這樣才能做到無可替代,。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關愛在細微,,沉穩(wěn)露心口。張輝更像是蘇格拉底口中的那株低垂的麥穗,,飽滿而謙虛,。去年臨近期末,課題組一位學生的祖母遭遇變故,,細心的張輝及時發(fā)現(xiàn)了學生的思想波動,,了解情況后主動找到他,寬慰的語言和懇切的鼓勵讓其重整旗鼓,,并在期末考試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
在學生眼中,張輝是亦師亦友的“慈父”,。國際會議上,,學生匯報完后,張輝會帶頭鼓掌,,給他們打氣,;經(jīng)常通過郵箱、微信等方式聯(lián)系在海外交流的學生,,詢問生活,、科研是否順利,。在國外出差時,也會順道看望學生,,交流日常生活的感受,。出差途中,他會親自幫學生把頭頂上面機艙的燈打開,,還會給暈車的學生帶晚餐,。有學生在異國他鄉(xiāng)做報告前吃壞了肚子,上吐下瀉,,張輝會在夜晚十點去給學生買藥,,過了半小時氣喘吁吁地回來,笑著把藥遞給學生,,還耐心地講解如何服用,。
現(xiàn)在,張輝的大多數(shù)學生畢業(yè)后在全國各地的知名高校從事安全領域的教學研究工作,,也有許多學生成為國際組織,、科研院所、國有企業(yè)的骨干青年,。清晨便敞開門的辦公室總是有國內(nèi)外學者,、畢業(yè)學生前來交流探望。教育不是灌滿一個個水桶,,而是點燃一顆顆火種,,這正是張輝老師育人理念的真實寫照。
做人,、做事,、做學問,張輝用實際行動感染著學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良師良言】
“細節(jié)的完美決定事情的成功?!?/span>
“早起三光,,遲起三慌?!?/span>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要耐心細致才能把事情干好,?!?/span>
【良師故事】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張輝的“德行”都令人欽佩。張輝看重“信”,,正如人無信不立,,張輝工作繁忙,經(jīng)常出差,,但卻從不失約,,即使上一刻還在出差回來的路上,到了與學生約定見面交流的時間,,也會準時到達,,即使風塵仆仆依舊笑容滿面。在科研上,,張輝嚴格要求我們,,時常告誡我們在科研中要堅持創(chuàng)新,在學術上不放過任何一處細節(jié),。每一節(jié)課堂上,張輝都會精心準備講義,,在上課的過程中積極和我們交流,,為我們答疑解惑,時刻教導我們一定要多思考,。
——學生馬笑雪
張輝是不管在辦公室,,還是在機場,抑或是在國外出差,,他都會耐心地幫學生修改論文,,來來回回修改很多遍,批注出各處錯誤,。參加會議之前,,張輝一定會讓學生先試講,提出很多建議并且教學生幻燈片怎么做,、怎么講,,遇到同行提出的問題又該如何回答。他還會給學生耐心地講解課題,,得知學生實驗上遇到困難后,,會及時地給學生講解問題所在,畫出實驗原理圖,,并詳細解釋設備工作原理,,幫學生設計解決方案。學生如果是在外地做實驗,,他也會及時通過電話給學生講解,。
——學生洪邦兆
(清華新聞網(wǎng)11月29日電)
供稿:校研究生會 編輯:宋亮 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