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讓思政課走向世界
2015年秋季學期,,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馮務中老師開設的《毛澤東思想概論》(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聯(lián)合創(chuàng)立的慕課平臺edX正式上線,。這是第一門登錄國際知名慕課平臺的中國思政課,。一年之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也通過edX走向世界,。至此,,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大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得以完整地以慕課形式介紹到全世界。
面向在校生:抓住機遇,,迎接教改挑戰(zhàn)
清華大學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教學團隊,,一直以來都有著優(yōu)秀的傳統(tǒng)。2007年,,清華大學思政課教學團隊成為全國思政課首個國家級教學團隊,,曾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授課效果及社會評價都處于全國領先地位,。就是這樣一個優(yōu)秀的教學團隊,,在教學改革的浪潮中,主動迎接挑戰(zhàn),,利用機遇,,探索新模式,于是混合式教學思政課全面推出,。

馮務中老師edX講授《毛澤東思想概論》,。
馮務中老師自己總結,混合式教學有四大環(huán)節(jié):慕課視頻,、課堂講授,、小班討論、課下作業(yè)。這四者缺一不可,。
慕課視頻在校內的意義就是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更為靈活,,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觀看,。馮務中老師打趣道:“特別是大冬天,,很多學生對‘長途跋涉’去教室有畏懼心理,慕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便利,。”慕課視頻對教師也有價值。此前,,一位教師一個學期要講2-4個班,,有了慕課后,可以只錄制一次視頻,,播放給所有學生,。這樣教師可以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花在重點問題上,而不是重復一般性的問題,,這在一定意義上節(jié)約了老師的時間,。
在時間上解放教師的同時,慕課又給教師的課堂講授帶來了挑戰(zhàn),。在課堂講授環(huán)節(jié),,不能再重復那些平鋪直敘的一般性內容,教師需要講帶有挑戰(zhàn)性,、爭議性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深入的研究才能完成課堂的講授。
在小班討論環(huán)節(jié),,同學們針對某一個問題展開交流甚至是辯論,,給了學生自由思考的空間。課下布置的作業(yè)能夠讓同學們有更多自我學習與自我審視的機會,。
面向全社會:促進教育公平和促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
馮務中老師對孔子“有教無類”的理念十分認同,。他認為不只是清華的同學,不只是大學生才能享受清華的教育資源,。

馮務中老師混合式教學小班討論,。
以前受限于時間和空間,教師要想做到“有教無類”十分困難,。有了慕課以后,,“有教無類”得以面向全社會開展。慕課對于分享優(yōu)質教學資源,,有著積極的作用?,F(xiàn)在通過慕課,清華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可以為社會大眾所共享。即便是邊遠地區(qū),,只要能上網(wǎng),,就能看到清華老師講課,就能跟清華學生一樣接受優(yōu)質教學資源,。這正是慕課為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所作出的貢獻。
對于思政課而言,,慕課還有一個重要意義就是促進馬克思主義的大眾化,。讓更多的人了解、認識,、接觸馬克思主義,,也是教育工作者們不斷追求的目標。據(jù)統(tǒng)計,,截至2017年春季學期,,選修清華大學四門思政課的學生人次已達28萬;其中,,清華學生人次為1.76萬,。由此可見,思政慕課受到了來自全社會的廣泛關注,。潛移默化中,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得到促進,。
面向全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
2015年,edX通過學堂在線找到了馮務中老師,,希望他能向全球推出《毛澤東思想概論》慕課,。這門課本來是面向中國學生的,拿到國際上去效果到底如何,,馮務中老師并沒有十足的把握,。但是后來他覺得,這是一個向全世界宣傳中國馬克思主義,、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的好時機。經過努力,,這門課在2015年秋季學期正式面向全球推出,。

馮老師與學生討論問題。
到了2016年秋季學期,,馮務中老師又主動出擊,、再接再厲,推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這一部分。馮務中老師認為,,“對西方人了解中國而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部分可能更有現(xiàn)實性。”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傳達給全世界,,就是馮務中老師在edX上開設這門課的主要目的,。
首次上線,《毛澤東思想概論》這門課的選課人數(shù)就達到了4300多人,。他們來自世界上1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其中選課人數(shù)前三位的國家依次是美國、中國,、英國,。
清華大學創(chuàng)新對外宣傳方式,通過在線教育,,把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推介到全世界面前,,引導人們更加客觀地認識當代中國,這也是承擔大學使命的一種表現(xiàn),。
高校思政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清華大學認真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在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通過推動混合式教學改革,,強化“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聯(lián)系大學生的思想實際,,通過傳授知識與思想教育相結合,、系統(tǒng)教學與小班專題討論相結合的模式,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與模式,,加強學生對于馬克思主義的理解和運用,。同時,清華大學利用慕課這個思想政治網(wǎng)絡教育新陣地,,堅持改革創(chuàng)新,,面向中國,走向世界,,唱響主旋律,。
供稿:在線辦 編輯:徐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