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來的清華體育(二)
建設人人參與的校園群眾性體育體系
來自清華大學建筑學院的錢娟娟是清華一位普通的女研究生,,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女孩,,已經連續(xù)4年堅持在北京國際馬拉松賽中跑完全程馬拉松,。
她說:“只要情況允許,今年還會去跑,。我希望我在人生當中可以完成十次全程馬拉松。因為人生不是一次挑戰(zhàn),,是持續(xù)的挑戰(zhàn),。我現(xiàn)在已經相信,任何困難都是可以戰(zhàn)勝的,,我們會越來越強大,。”
提起在清華6年來清華體育對她的影響,,她用“清華六年,,運動一生”來概括,并說:“有人曾經這樣說:‘清華的操場就是清華的課堂,?!@話一點兒都不夸張。在操場上學到的東西,,絕對不少于教室里收獲的真理,。”
像錢娟娟這樣熱愛體育的學生,,在清華有很多,。每年到了北京春節(jié)長跑節(jié),,國際奧林匹克日,,北京國際馬拉松賽等大型群眾體育活動的時候,你都可以在行進的人群當中看到眾多清華同學的身影,。
積極開展常年,、持續(xù)、多樣化的群眾性體育競賽活動是清華體育工作的一大特色,。在群眾性體育賽事的開展過程當中,,能夠潛移默化地繼承和發(fā)揚清華優(yōu)秀的體育傳統(tǒng)和體育文化。
在開展體育工作的過程中,,學校始終做到堅持課內學習與課外鍛煉的有機結合,、對學生進行體育基礎訓練的規(guī)劃性與努力鼓勵教職員工體育鍛煉的有機結合,堅持普及與提高相結合,,體育面向學校全體人員的方針,。并實現(xiàn)了學生體育活動的“兩貫三一致”:“貫穿全年的競賽活動,貫徹全體的競賽活動”,,“體育目標與培養(yǎng)目標的一致,,課內課外內容與標準的一致,教學管理與生活要求的一致”,。
以“競賽為龍頭,,‘馬約翰杯’為主線”的校園群眾性體育比賽活動,,覆蓋了41個運動項目,形成了體育課——學生體育協(xié)會——校內競賽(院系運動會,、新生運動會,、馬約翰杯系列比賽)的一條龍體系,聲勢浩大,,此起彼伏,,貫穿全年,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體育競賽的大眾性,。
學校還組織同學們走出學校,,利用社會體育資源,促進學生體育意識的提高,,增強學校的凝聚力,。2003年、2004年,、2005年均有6000多師生員工參加了北京國際馬拉松賽,,均占到了參加總人數(shù)的四分之一。2001年46人跑完全程,,2002年168人跑完全程,,2003年282人跑完全程,2004年639人跑完全程,,2005年513人跑完全程,;2003年1603人跑完半程,2004年2932人跑完半程,,2005年1632人跑完半程,。清華已經連續(xù)5年獲得北京市高校馬拉松挑戰(zhàn)杯冠軍。
在清華,,體育活動的體現(xiàn)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目前有各種體育協(xié)會30個,每年進行有組織的競賽數(shù)千場,,參加人數(shù)約3.6—4萬人次,。學校還組織學生參加教育部的野外生存教學實踐,與國家體育總局建立經常性的溝通渠道,,請世界冠軍等體育名人進清華,,請國內外新興體育項目進清華表演(地擲球、合球等),,不斷掀起校園體育活動的新浪潮,,使學生真正做到參與體育、熱愛體育,、融入體育,、享受體育,。(校體委 供稿 編輯 襄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