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親友們,來賓們:
今天,,是一個特別值得銘記的日子。首先我代表學校向5000多名獲得博士,、碩士學位的同學表示熱烈的祝賀,!向辛勤培育你們的父母和各位老師致以衷心的感謝!
畢業(yè)是人生新的起點,,學有所成的你們即將跨出校門,,擁抱新的生活。我相信,,每一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小目標”和大夢想,,對未來都充滿期待。未來也確實值得期待,,因為這是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創(chuàng)新時代,,任何想法都有可能變成現(xiàn)實。
這是一個充滿無限希望的時代,,但也是一個容易讓人浮躁的時代,。一步登天、一舉成名,、一夜暴富的故事,,吸引著人們的眼球,成為熱議的話題,。各種各樣的成功人物,,引來人們羨慕的眼光,但他們奮斗的過程卻往往不被人注意,。這是一個快速變化的世界,,這是一個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在腳步變得越來越匆忙的時候,人們常常忘記了人生該堅守什么,。人們享受著現(xiàn)代科技帶來的便利,,也往往沉溺于各類新奇體驗而迷失了自我,不知心安何處,,不知走向何方,。今天,我想向大家強調的是,,少一些浮躁,,多一份情懷,,葆有一顆安靜篤定的心,,在執(zhí)著奮斗中不斷成就人生新的高度。
少一些浮躁,,沉下心去,,腳踏實地,執(zhí)著向前,。所有夢想只有在實干中才能實現(xiàn),,這是最樸素的道理。人生沒有捷徑,,成功絕非偶然,。無論攀登多高的山峰,向上的步伐也只能一步一步邁出,。朱自清先生曾在一首詩中寫到:“擺脫掉糾纏,,還原了一個平平常常的我!從此我不再仰臉看青天,,不再低頭看白水,,只謹慎著我雙雙的腳步,我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腳印,。”真正的成功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奮斗的過程本身就是成功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一定要說成功有捷徑,,長期不懈的奮斗就是成功最大的捷徑。我校機械系教授潘際鑾院士今年正好90歲,,他在讀書時選擇了焊接專業(yè),,此后便一生致力于中國的焊接事業(yè),成功解決了焊接電弧控制等一系列重大技術難題,。這些成果在建設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的核電站和第一條高鐵中發(fā)揮了關鍵作用,。實際上,,清華有很多像潘際鑾院士這樣的校友。我建議,,我們用掌聲向所有腳踏實地,、執(zhí)著進取的前輩學長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少一些浮躁,,抵御住人生道路上的各種誘惑,,保持心中的那份靜氣。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似乎可以提供所有的機會,,也似乎每個人都可能擁有一切,。人們經常盲目地跟風而不自知,面對選擇時往往缺乏應有的分析和判斷,。要堅守內心的價值觀,,懂得選擇和拒絕。中國古語講:“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人生美好的事物成千上萬,但只有專注內心真正的熱愛,,才能成就一番事業(yè),。要努力涵養(yǎng)內心的靜氣,保持一種平和進取的心態(tài),。陶淵明在詩中寫到:“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不是詩人居住的地方真的沒有車聲馬叫的喧擾,是因為詩人心中有靜氣,,因而有靜土,。
我希望你們作為清華人,自覺踐行“行勝于言”的校風,,拒絕浮躁,。我更希望你們在枝蔓叢生的世界里砥礪前行,心系遠方,,擁有一份屬于自己的情懷,。也許有人認為情懷是一種易碎的奢侈品,難以承載生活的重力,。但是你們要記住,,正是美好高尚的情懷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一個有情懷的人,,會追求高雅的志趣,,在任何時候都能夠保持自己的心境,,注重心靈的感受。就像讀一本書,,一個有情懷的人只希望汲取營養(yǎng),、啟迪智慧,而沒有任何功利的考量,。生命是悲喜交集的歷程,,不可能總是單純的愉悅,也不會有永遠的悲苦,,起起落落,,反而是人生常態(tài)。有一份情懷能讓你心有所屬,,保持心靈的淡定,。無論未來你們身居何處,面對何種世態(tài),,應對何種困難,,希望你們永遠不要放棄美好的個人情懷。
美好的個人情懷會讓你收獲豐富而有質感的人生,,但我更欣賞的是那種跳出自我的高尚的社會情懷。我希望你們不僅僅局限于追求個體生命的浪漫和愉悅,,更能成為一個具有社會情懷的人,。有社會情懷的人,始終對國家,、民族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始終擁有一顆對人類、自然的大愛之心,。唐代大詩人杜甫晚年家徒四壁,,可想的依舊是何時可以獲得廣廈,大庇天下寒士,。每年,,清華都有很多畢業(yè)生放棄繁華都市里的安穩(wěn),毅然選擇了一條扎根基層的道路,,他們身在其中并樂在其中,。我希望每一個清華人心中都要有祖國河山、有社會大任,、有世界格局,。
同學們,新的生活正在你們面前展開,。年輕的你們前途似海,、來日悠長,,希望美好高尚的情懷讓你們的生命煥發(fā)出美麗的光彩,在各自的人生旅程中,,成就自己,、成就他人、成就世界,!
今天是一個讓人眷念的日子,,我希望你們記住,清華永遠是你們溫暖的家,。歡迎你們隨時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