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殘奧會第一名的領獎臺高度不能超過0.3米,高度可調節(jié),;無障礙衛(wèi)生間的凈空間不應小于4平方米,,內部應設有直徑不小于1.5米的輪椅回轉空間;電梯應當設置運行顯示裝置和音響裝置,,應設帶盲文的選層按鈕……類似的細節(jié)大量存在于場館,、奧運村及城市空間。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細節(jié),對保障有無障礙需求的人群自由順暢地參會至關重要,。
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已開幕,。三四年來,清華大學無障礙發(fā)展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邵磊已記不清自己往賽區(qū)場館,、奧運村跑了多少次,。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與冬殘奧會的專家組成員,邵磊參與了本屆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無障礙指南的制定,,以及多個相關場所的通用無障礙設計及改造工作,,助力建設高標準、無障礙和包容性的冬奧環(huán)境,。
想方設法堅守無障礙標準
為確保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期間,,所有參與者都能夠獲得高質量的體驗,參賽及觀賽環(huán)境應當是對全體社會成員包容友好的,。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本屆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編制了無障礙指南,涵蓋了環(huán)境,、信息,、服務等多個方面,涉及坡道,、出入口,、門、電梯,、扶手,、停車位、衛(wèi)生間,、坐席等各類要素,。
嚴格遵守無障礙相關標準是對新建和改建場館的基本要求。對于新建場館而言,,如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從設計、建設到運行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納入了全過程無障礙設計,、咨詢,、監(jiān)督和檢查的工作,確保落實,。對于既有場館,,如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游泳中心(“冰立方”),、五棵松體育館,、首都體育館等,,在原有基礎上進行體檢、更新,、改造,、優(yōu)化則成為重點工作。
改造并不容易,?!叭绻敵踉O計的空間不夠大,現在也很難調整,?!鄙劾谥赋觯@需要在改造中因地制宜,,結合現有條件,,尋找最優(yōu)替代方案。以首都體育館為例,,受到空間,、管線、防火卷簾等因素限制,,并不是哪里都可以加裝無障礙坡道,。
有時候,改造還要從統籌運行管理上想辦法,。按照通常人流負荷配置的電梯,,如果遇到很多輪椅人士都要使用的情況,電梯的容量和運行效率會大大降低,。邵磊介紹,,那就得合理分配不同類型運動員的房間位置,對同一時段不同電梯的運行情況進行合理布局,,統籌出行流線,,提升電梯的整體運行效率,。
借奧運提升城市無障礙建設水平
細心的人會發(fā)現,,在圓明園南門臨街處,出現了一組造型新穎的不銹鋼柵欄,。這組柵欄被設計為“雙弧相扣”的形式,。目前在北京,這樣的柵欄“絕無僅有”,。
這是從通用無障礙角度出發(fā)而設計的柵欄,。在城市的公園、綠地,、人行道等邊界處,,為便于管理,,會設置一些防止自行車出入的柵欄,兩片柵欄交錯,,留一個窄窄的入口,,人可以進出,自行車則被擋在外面,。但輪椅也被擋住了,。
邵磊開始琢磨,有沒有一種柵欄,,既能擋住自行車,,又能讓輪椅通過?他在市面上找了一圈,,根本找不到這種產品,。為此,邵磊根據輪椅的轉彎半徑專門設計了弧形柵欄,,兩個弧形交錯,,輪椅可以進去,但自行車進不去,。
北京自2019年起開展了三年無障礙提升行動,,除了比賽場館、奧運村,,城市道路,、公園、廣場,、綠地及觀光游覽場所均在無障礙提升范圍內,。這個通用無障礙的柵欄,即是圓明園開展無障礙優(yōu)化提升的一個細節(jié),。
僅僅是衛(wèi)生間的一扇門就大有講究,。“衛(wèi)生間應該怎么開,?”邵磊分析,,向內開門,對于輪椅來說出入方便,,但內部空間要足夠大,,否則關不上門,事實上不是所有廁所都有那么大的空間,;向外開門,,最大的問題是進入之后,使用者夠不到門把手,、關不上門,,這就需要在把手設計上下功夫,。除了內開門和外開門,還可以考慮電動平開門,,這樣可以很好地解決問題,,但成本也隨之上升。
無障礙環(huán)境成寶貴“奧運遺產”
“有些事在想象中覺得很簡單,,但到實際落地時,,會發(fā)現我們其實并不了解?!鄙劾趶娬{,,無障礙提升的過程必須要使用者充分參與才能真正實現目標。
因此,,在清華大學無障礙發(fā)展研究院參與的無障礙提升項目中,,將公眾參與作為法寶,邀請了不同情況的殘障人士直接參與其中,?!八麄冏喴危蚴抢鴮と?,看看能不能走得通,?感官是怎樣的?使用中有什么問題,?”然后大家開會,,把問題集中提出來,再一一解決,。
邵磊告訴記者,,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的無障礙建設開始起跑,,但受各種因素影響,,無障礙發(fā)展面臨的挑戰(zhàn)依然巨大。
“經過了一個世紀的發(fā)展,,全球對多樣,、平等與包容的社會發(fā)展理念形成了更加堅實的共識,通用無障礙與合理便利和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鄙劾诒硎?,此次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將會推動全社會更加深入地理解“無障礙”的內涵和外延,。
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推動下,我國無障礙發(fā)展迎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根據國際殘奧委會關于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的要求和北京申辦2022年冬奧會時有關無障礙環(huán)境的承諾,,邵磊參與制定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無障礙指南》,,在建設高標準、無障礙和包容性的冬奧環(huán)境的同時,,為賽后持久,、可持續(xù)利用留下寶貴遺產,為推動提升我國的無障礙環(huán)境水平做貢獻,。
“如果沒有冬奧這個大事件,,無障礙問題的推動也許沒有這么快?!鄙劾谡J為,,對于國家、社會,、城市來說,,“奧運遺產”更為重要,“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是社會發(fā)展的‘最大公約數’,,希望通過這些努力,,推動全社會對無障礙環(huán)境建設形成共識?!?/p>
編輯:李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