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書田 學生記者 安妮
今年夏天,,從計算機系博士畢業(yè)的李宇軒坐上了熟悉的前往無錫的高鐵,。從2013年至2023年,他的十年清華時光如電影膠卷般一一在腦海翻過,,其中,,如電影高潮一般留下濃墨重彩的,也許是為大學生超算競賽全力奮斗的“破壁少年”時光,,也許是與“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晝夜相伴的日子,,但更讓他刻骨銘心的,是一路上志同道合的良師益友,,是鼓勵他自強不息,、教誨他厚德載物的清華校訓。此刻,,少年背上行囊,,堅定信念,胸懷科技報國的志向,,勇毅地奔赴AI芯片理想,。
恰同學少年 用符碼書寫青春
初見李宇軒時,他衣著樸素,,背著斜挎的帆布包,。說起話來溫文爾雅,慢條斯理,,做起事來不慌不忙,、從容不迫。
而正是這樣一個松弛又鈍感的男孩,,身上卻有股追求極致的沖勁,,遇上一個目標會一門心思鉆進去。超算,,正是他初入計算機領域時所找到的,、甘愿一往無前的熱愛。
2016年,,出于對計算機系統(tǒng)結構的興趣,,還在計算機系讀本科的李宇軒加入了清華學生超算團隊,。在他主力的一年里,團隊先后參加了在德國法蘭克福,、江蘇無錫等地舉行的多項包含SC,、ISC、ASC的國際大學生超級計算機重大賽事,,獲得了兩次世界冠軍的榮譽,。

李宇軒參加超算比賽
天氣預報,、新藥發(fā)現(xiàn),、先進制造……超算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賽事也從多個角度考察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在超算比賽中,,隊伍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在機器上優(yōu)化載體,典型的優(yōu)化方向有生物醫(yī)藥,、地震模擬,、氣候氣象等。
那時,,國內(nèi)對于超算比賽的經(jīng)驗積累還處于初期階段,,大家新手上路,沒有太多經(jīng)驗可參考,,只有卯足了勁兒向前沖,,在迷霧中探索答案。
“賽事期間我們平均一周睡20個小時左右,,大家輪換著跑代碼,,有時候腳一蹬就會踢到正在地上補覺的隊友?!崩钣钴幮χ貞浤嵌巍昂〞沉芾臁钡臍q月,。

李宇軒所在的超算團隊
在李宇軒看來,,他們雖然年輕也缺乏經(jīng)驗,,但身上卻無一例外有著不計成本地鉆研一個問題的“極客”精神。也正是這樣的無所畏懼,、傾情投入,,讓他們最終成為了“破壁少年”。
在超算團隊的兩年時間里,,李宇軒收獲的不僅是知識與能力,,更是此后一直伴隨他的清華“破壁少年”超算團隊的高標準?!敖o我一個任務,,我就會以超算隊的標準去完成,,心無旁騖地投入幾個月的時間,只去研究這一件事,?!?/p>
責任越大 能力就要越大
蠡湖之畔的大樓里,曾榮獲全球超算應用領域最高獎——“戈登貝爾獎”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每天都在有條不紊地精準運行著近7000多項作業(yè)任務,,為多領域的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
這里是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也是李宇軒5年多來日夜兼程攻克科研難題、探索超算天地的地方,。如當初加入超算隊一樣,他憑著興趣與一腔熱血選擇師從計算機系楊廣文老師和甘霖老師,,深耕高性能計算研究,。
直博一年級的第二學期,他踏上了北京到無錫的列車,,來到了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在李宇軒看來,能與“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相伴,,與眾多優(yōu)秀的超算科研工作者同行,,是一種“雙向奔赴”的選擇。
超算中心的老師們?nèi)詫钣钴幍牡絹碛∠笊羁?。初到超算中心的他,,立馬投入了當時最緊急、最困難的課題——社區(qū)地球系統(tǒng)模型的移植優(yōu)化工作,。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他自告奮勇承擔了其中最困難的短波模塊的優(yōu)化工作,。

李宇軒在超算中心
回想起準備課題的時光,總是伴隨著高難度的挑戰(zhàn)和高強度的投入,。有時,,程序出現(xiàn)一個小問題可能要花一個月的時間,跑掉幾乎設備的三分之一才能定位到問題所在,。在臨近提交節(jié)點的沖刺階段,,甚至需要“7×24”小時不間斷確保課題在超算上的運作。
每每這些時刻,,李宇軒和團隊內(nèi)的每一個人都不敢有絲毫懈怠,,“不能因為我在思考上偷了一點懶或多睡了一個小時,,而去耽誤了我們整體進展,這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事,?!?/p>
這樣的責任感始終在他的心里打響警鐘?!柏熑卧酱?,能力就必須越大”,面對肩上的任務,,他們不斷突破自我的極限,。
在超算中心,李宇軒從一個初出茅廬,、不斷試錯的新人,,成長為了一個能掌控大局的將才與團隊的核心技術骨干?!半m然過程比較艱辛,,但也幫助我建立了自信心、積累了經(jīng)驗,,未來不論出現(xiàn)什么樣的問題,,我都有信心能夠解決它?!崩钣钴幷f,。
下一站!逐夢AI芯片理想
初到清華時,,李宇軒對未來有些迷茫,。如何在大學的歷練后更好地實現(xiàn)個人價值?這一問題縈繞在他的心頭,。一路走來,,他在老師們的指導與親身實踐中摸索答案。
科學哲學課的老師告訴他,,既然能夠在科技的前沿貢獻力量,,就應該牢牢把握住機會。在超算隊的經(jīng)歷,,讓他得以看見全中國乃至全世界同一領域最頂尖的學生正在做的事情,。清華帶給他的歷練與視野讓他愈加明晰內(nèi)心的追求與擔當。
“清華人”三個字,,代表的是對自己的高要求,,更是將自我發(fā)展與國家需求相結合。
在超算中心,李宇軒有次接觸到了AI芯片研發(fā),。在面對AI芯片的機遇時,,李宇軒毅然決定,將超算知識能力與新興行業(yè)相結合,,投身自主創(chuàng)業(yè),。“我一直相信,,中國沒有天生的劣勢,,只有客觀上投入的差距,因此只要有足夠的投入,,就一定能擺脫’卡脖子’,。”

參加博士論文答辯
從超算轉行到AI芯片,,意味著挑戰(zhàn)比以往更具廣度、深度和難度,,需要學習掌握的內(nèi)容涉及編程語言,、編譯器、處理器微架構等方方面面,。但困難并未動搖李宇軒篤定的內(nèi)心,“以往的經(jīng)歷給我提供了更高的認知水平和快速的學習能力”,。

李宇軒在創(chuàng)業(yè)團隊
生逢盛世,吾輩自強,。當被問到未來遠大理想時,,李宇軒脫口而出:“想要參與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是我內(nèi)心最真實的想法,?!?/p>

工作中的李宇軒
人生下一站,,“破壁少年”李宇軒將繼續(xù)奮楫揚帆,,以清華人自強不息的精神面貌和專注嚴謹?shù)摹皹O客”精神,投身AI芯片技術的研發(fā)中,,努力實現(xiàn)科技報國的夢想,。
(清華新聞網(wǎng)8月11日電)
編輯:劉書田 李華山
審核: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