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新聞網(wǎng)5月13日電 5月9日,清華大學“話劇《馬蘭花開》精神溯源與美育實踐”課程師生赴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簡稱“中物院”)九所開展實踐交流,,并舉行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授牌儀式,。清華大學團委副書記、任課教師陳志昊帶隊實踐,,中物院九所黨委副書記吳常信等出席活動,。

敬獻鮮花
肅立在鄧稼先銅像前,師生深切緬懷為我國核事業(yè)發(fā)展鞠躬盡瘁的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獻上鮮花敬表景仰和追思,。

參觀所史館
師生步入中物院九所所史館,重溫老一輩科技工作者“鑄國防基石,,做民族脊梁”的崢嶸歲月,。駐足在鄧稼先工作生活的復原場景前,師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他無私奉獻,、艱苦樸素的崇高品質,。

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授牌

座談交流
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授牌儀式和座談會在中物院九所灰樓會議室舉行。陳志昊介紹了《馬蘭花開》創(chuàng)排背景和開課情況,,回顧了清華大學與中物院的深厚淵源,,希望以紀念鄧稼先誕辰百年和共建學生社會實踐基地為契機,為清華學生提供更多優(yōu)質思政資源,。吳常信表示,,中物院九所與清華大學有著深厚的情誼,清華大學為我國核事業(yè)發(fā)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撐,。希望雙方進一步深化合作,,共建科學家精神思政教育及社會實踐平臺,。
中物院九所專家呂旗講述了彭桓武、鄧稼先,、周光召,、于敏、張信威等科學家的科研故事,。課程學生分享了參訪和聽課的收獲體會,。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鄧稼先誕辰百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學校首次開設“話劇《馬蘭花開》精神溯源與美育實踐”課程,將思政教育與美育深度融合,,完善黨支部,、劇組、課程“三位一體”的工作體系,,進一步發(fā)揮《馬蘭花開》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立德樹人的教育價值,,引導更多學生體會話劇魅力,、接受美育浸潤、深化思想認識,。
供稿:校團委
編輯:陳曉艷
審核: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