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日,,正值新中國的第六十五個生日。這一天,,2014年仁川亞運會的田徑比賽進入了第五個比賽日,,中國選手滕海寧與來自其他國家的7位運動員一起站在了男子800米的決賽場上。槍響,,起跑,,跟跑,,碰撞,加速,,沖刺,;最終,滕海寧第五個完成比賽,。在氣息還沒有平復的狀態(tài)下,,他接受了記者的采訪。采訪中,,滕海寧低頭看了一眼在碰撞中受傷的大腿,,卻沒有多談這些:“我自身能力還是有限。對手實力太強了,!我想把自己的實力提得更高,,打鐵還要自身硬”。
出乎意料的是,,最先完賽的三位選手均因犯規(guī)被取消了成績,,滕海寧最終以1分47秒81的成績遞補獲得一枚寶貴的銀牌,這也是中國在這個項目上從未有過的大賽獎牌,。結果起了戲劇性的變化,這個小伙子卻沒有過分得意:“我的運氣加上實力加上努力,,得到的這塊銀牌是非常有價值的,。”難以想象,曾經被教練曹振水評價為“一批烈馬”的滕海寧,,面對如此“神劇情”,,依然冷靜淡定。這些,,恰恰是清華給予他的,。用他自己的話說:“清華開啟了我另外一種成長模式,也成為我人生的一次全新轉折,。”
2010年,,滕海寧從遼寧省隊來到清華。清華的“體教結合”的模式也改變了他原來“訓練是唯一主題”的生活方式,。滕海寧說:“相比過去單一枯燥的訓練,,清華將學習文化課知識和體育訓練交叉進行,并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情況制定個性化輔導,,系統(tǒng)科學訓練非常有效,。”在教練和老師的幫助下,滕海寧作為我國最優(yōu)秀的男子800米運動員,,曾經“戰(zhàn)無不勝”地拿遍了國內該項目幾乎所有賽事的冠軍,,直到2013年全運會,。
在2013年全運會男子1500米決賽中,賽前被視為奪冠大熱門的滕海寧排名倒數第一,。這一結果使他承受了巨大壓力,,甚至一度產生了退役的想法。這時,,清華的體育部,、團委老師不斷開導他,他也通過選修心理學課程,、到圖書館讀書逐漸變得沉靜,。“我漸漸明白失敗不可怕,站不起來才更可怕,!我應該從頭開始,,重新證明自己!”就在亞運會之前的2014年5月,,他還以1分46秒32改寫了已經沉睡整整20年的男子800米全國紀錄,。這也是清華學子30年來打破的第一個室外田徑全國紀錄。
幾年來,,滕海寧在清華收獲的不僅是越來越扎實的耐力,、力量和強度,還有知識,、信念和勇氣的全方位提升,。他說:“我越來越感覺到,清華能夠讓我學到更多的東西,。在省隊的我也許是一頭‘野馬’,,進入清華后,我發(fā)現自己有了思想,,喜歡靜下心思考,。這是清華給我的最寶貴的財富,能夠幫助我跑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