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10月16日,錢三強出生于浙江紹興的一個書香世家,,其父錢玄同(1887-1939)是中國近代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家,。1932年,從北大預科畢業(yè)的錢三強考入清華物理系,,其父錢玄同寫下“從牛到愛”四字贈與他——一是為了勉勵他發(fā)揚屬牛的那股牛勁和腳踏實地的忍耐力,,二是希望他真正熱愛科學,向牛頓,、愛因斯坦學習,。從此以后,這四字箴言在錢三強的青春的靈魂中播下了美妙的種子,,成為他終身行事的準則,。
1937年9月,錢三強通過公費留學考試,,進入巴黎大學居里實驗室攻讀博士,,師從居里夫人的女兒、諾貝爾獎獲得者伊萊娜·居里(1897-1956)及其丈夫約里奧·居里(1900-1958),。小居里夫婦對物理研究一向嚴謹,,對學生的要求也很高。錢三強每天很早起床乘地鐵去實驗室,,工作一天后回到宿舍還要整理資料,、寫實驗報告。生活平淡,,但他卻樂在其中,。他的聰慧和實干,,深得居里夫婦的贊賞,。1940年,他獲得了法國國家博士學位,。
1946年的某一天,,錢三強在實驗室發(fā)現(xiàn)了一張?zhí)厥獾某识∽中蔚亩炎儸F(xiàn)象照片,,好奇的他仔細觀察,認為“這可能是從鈾原子核中另外分裂出來的一顆質子的射線”,。緊接著,,他與妻子何澤慧展開了全面的實驗和研究,輪換著在實驗室度過了1000多個不眠之夜,。經(jīng)過了數(shù)萬次的實驗,,他們終于又觀察到了這種特殊的核裂變現(xiàn)象,他們發(fā)現(xiàn)鈾核裂變不僅可以一分為二,,而且可以一分為三,。最終,他們得出結論——鈾核的“三分裂”,。這一年年底,,錢三強榮獲了法國科學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學獎,他的名字也因此被永遠鐫刻在了居里實驗室的墻上,。
1948年,,錢三強回到闊別12年的清華園。面對百廢待興的中國,,他憑著自己一如既往的對科學的熱愛和挑戰(zhàn)難題的精神,,出任中科院近代物理所所長,領導建成了中國第一個重水型原子反應堆和第一臺回旋加速器,。1955年,,中央決定發(fā)展中國核力量后,他成為規(guī)劃的制定人,,并招攬了鄧稼先,、彭桓武、王淦昌等一大批核科學家,。當1959年蘇聯(lián)撤走全部專家后,,他又擔任總設計師,憑借自己過人的領導能力,,協(xié)調(diào)各方,,帶領團隊先后制成原子彈、氫彈,,震驚世界,。
“古今中外,凡成就事業(yè),,對人類有所作為的,,無一不是腳踏實地、艱苦攀登的結果。”錢三強堅守著這樸素的人生信條,,在烽火中獻身科學,,在強敵環(huán)伺之際報效祖國。在攀登的道路上,,他的足跡是那樣深,,深深藏著對科學的信仰和對祖國的熱愛。他成就了自己,,更成就了祖國,。
注:本文根據(jù)許諾的文章《錢三強:凡成就事業(yè)者,無一不腳踏實地,、艱苦攀登》(原載于2008年10月27日清華新聞網(wǎng))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