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來自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張經(jīng)綸,。去年九月,在“園子里最美的時候”,,我來到了清華園,,開啟了一段嶄新的生活。
但這并不是我和園子的第一次邂逅,。
2013年暑假,,我有幸參加了清華大學暑期學校。那時,,對于我一個文科生來說,,清華就是一個充滿了理工男的高等學府,甚至是從未在我的高考志愿中考慮過的選項,。短短幾周暑校,,學了什么大都已經(jīng)忘記,但深深刻在腦海中的,,是我和五湖四海的小伙伴從陌生到相識,,和輔導員在夜晚的教室里談人生的場景。那個時候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是“不忘初心”,。
清華給我最深的印象,,是人,。
每一個在園子里的人都有著自己的夢想、自己的追求,,他們天資聰慧,,也勤奮踏實,他們真誠善良,,在你迷茫的時候樂于傾聽與幫助。當時我就想,,我以后也要成為這樣的人,。
除了優(yōu)秀的清華人,清華的文科也讓我刮目相看,。沒想到這個“紅色工程師的搖籃”也潛藏著許多人文社科的頂尖人才,,于是后來,我順理成章地參加了“領軍計劃”的選拔,。
面試那天,,我又來到清華園。那已經(jīng)是十二月,,寒風卷走了枝椏上的一切綠意,。園子不似夏天那么“青春靚麗”,卻給了我一種樸素莊重的真實觸感,。
成為“園子的主人”,,這個夢想,在高考之后成為現(xiàn)實,。我選擇的不是炙手可熱的經(jīng)管學院,,而是心向往之的新聞學院。
于是我也加入了在紫荊,、聞馨各大食堂排隊買香鍋的大軍,;加入了紫操上迎著陽光奔跑刷卡的隊伍;坐在文科圖書館的落地窗前安靜地自習,;在深夜的桃李地下圍著桌子開會……這些場景,,就這樣從招生宣傳片里走進了現(xiàn)實。
大一,,我當了一年的班長,,參加了第一次社會實踐調(diào)研,在時代論壇辦了自己第一場屬于媒體人的講座,,學了一直想學的二外,,和學院排球隊一起拿下了馬杯女排的冠軍……我嘗試了許多新鮮的東西,同時也結識了很多不一樣的人,。
多元是清華的特質,。這里的人不囿于自己本專業(yè)的知識和既定的道路,,而是相信腳踏實地能帶來無限可能。這里有休學創(chuàng)業(yè)的理科學霸,,也有自己拍片當導演的文藝青年,,有熱愛創(chuàng)作的音樂人,也有深入非洲的志愿者……每走進一步,,我都能看到表面下更深層次的清華園,,也在其中慢慢摸索自己成長的道路。作為一個未來要做記者的人,,我關心人,,因為一個地方的氣質,是由里面的人所決定的,。
也許,,剛剛度過大一的我對園子的理解還很淺薄,這里還有太多東西值得我去探索,。但在這里,,我們可以從忙碌的生活中飛速蛻變成長,從一次次迷茫中反思自己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在一個個挑戰(zhàn)過后變成更好的自己,。